黑山寨|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 二 )

而北京正是古代盛产板栗的地区 , 《史记?货殖列传》p578页记载:“燕、秦千树粟;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里有:“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 , 他方悉不及也 。”渔阳和范阳都指的是北京 , 在秦朝时期 , 渔阳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密云县西南的地方 , 昌平的位置刚好处于密云县的西南侧 , 但也不好说一定就是黑山寨这里 。范阳也泛指古代的幽州 , 在东汉时期的范阳没有明确地名记录 , 也就是说:陆玑没有明确标明范阳的地理位置 。史书上明确记录范阳的 , 是从唐朝天宝元年起 , 把幽州改为范阳郡 。但我们可以从史书的记载中清楚地知道 , 昌平地区是盛产板栗的 , 而且传供皇帝御用 。《新唐书》卷39《地理》三就记录了在唐朝时 , 幽州产的板栗是给皇帝的重要土供品 。好!现在回到正题 , 我的结论就是板栗在黑山寨的种植是古已有之的事情!绝不是田中角荣引进来的!更不是日本侵略者在帮助我们搞经济建设 , 侵略者永远都有侵略者的目的!关大爷所讲的“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黑山寨”的观点 , 就可以表明像关大爷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刚好是—种标志 。这个标志表明了我们现在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 , 我们从这个标志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关于传统文化的痕迹 。如果说关大爷的一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 没有机会学习文化是可以谅解的话 , 那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前党委书记为什么也同样认为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到黑山寨这里的?毕竟这—观点是关大爷这样的长辈的嘴里流传出来的 , 这就是口头传说的力量!《诗经》、《史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经典的著作 , 但是 , 为什么现在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也会同样认同那个口头流传的说法呢?难怪今天很多人正与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这就是我在黑山寨社会实践中的深刻体会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