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再有人问你科幻有什么用,就把这篇扔给他


电影 再有人问你科幻有什么用,就把这篇扔给他
文章图片

科幻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 因为科幻是基于科学发展才兴起的读物 。
以1938年—1950年 , 创造了科幻史的“黄金时代”的《惊奇科幻》杂志为例
我们来看看当时都是谁在这本杂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是提出了100多年了你还没看懂的相对论的那个人】
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 , 和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家 。 】
贝尔实验室【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 , 以及通信网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 。 】
保罗?克鲁格曼【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从中受到启发 。
埃隆?马斯克【就是用火箭 , 把车送入太空的那个人】 , 也明确表示受《惊奇科幻》影响严重 。
1944年3月刊上 , 《生死界线》在该杂志发表 , 这是一篇描写核能的小说 。 大部分读者对其评价不高 , 但曼哈顿计划的工作人员 , 新墨西哥州原子武器实验室 , 都在谈论这个文章 。
等等……
机器人之学之父阿西莫夫估计 , 创造型科学家中有一半都对科幻小说感兴趣 。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更是直言不讳:科幻文学也许是未来最重要的文学类型 。 “科幻小说帮助大众形塑了对新事物的理解 , 而这些技术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彻底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
现在的青少年除了学业 , 都在忙着上编程课、机器人课 , 根本没有意识到科幻文学的重要性 , 殊不知 , 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化腾、雷军 , 能抓住一些时代的机遇 , 都受到了科幻的启发 。 文学中构想的世界 , 促进孩子想象世界、理解世界、探索世界 。 当他们不再局限于现实时 , 便会创造 。
科幻文学是文明对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巨大力量做出的反应 。
科幻文学是文明对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巨大力量做出的反应 。
科幻文学是文明对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巨大力量做出的反应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 这种反应越来越强烈 , 科幻、科普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 , 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 科学教育、科普教育、科幻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
首先表现在教育中的比重 , 包括课外阅读和考试 。
教材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科学发现的机遇 , 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 旨在让学生知晓科学来自思考 , 保持探索心、求知心 。
2017年初一下学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 ,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带上她的眼睛》赫然在列 。
2020年 , 张之路《非法智慧》、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刘慈欣《三体》分别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
考试中:
【电影|再有人问你科幻有什么用,就把这篇扔给他】
这还不够……
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还可以获得自主招生初审资格 。
根据获奖情况可以享受高考降分政策 。
大赛覆盖了91%的自主招生高校 。
这还还还不够……
2020年 , 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0年11月1日 , 为促进科幻产业发展 , 北京首个支持科幻产业发展的政策发布;
2021年 ,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纲要提出 , 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 , 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 , 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 , 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 。
这一切都表明一件事 , 所有的人 , 都在重新评估科幻的重要性 。 而且已经延伸到了兴趣、爱好、教育、高考、就业等多个方面 , 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 。 而在未来的日子 , 科幻与我们的关系只可能越来越深 。
《藏在科幻里的世界》是一套科幻作家与科学家通力合作 , 专门为青少年打造 , 完美契合科幻、科普、科学的超一线水准的硬核科幻科普书:
主编:中科院院士周忠和;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
内容:遴选刘慈欣、何夕、江波、凌晨40多位科幻作家的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