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信息化处理|县统计信息化建设浅析( 二 )


二、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1、信息化意识不强
有不少的干部与公众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 , 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信息产生、传递、服务、作用认识模糊 , 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 , 认为信息化是高新技术 , 还不知如何着手来抓信息化 , 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 。
2、资金投入有限
统计部门的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 , 如果从有限经费中挤的话 , 也是非常少的 , 所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
3、统计软件更新较快
现在县级在处理统计数据使用sarp系统 , 有的使用的foxpoe系统 , 一套表制度的epras , 普查版本的apras , 再到抽样调查各类新程序 , 县统计局的统计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尚需摸索中求发展 , 更别谈乡镇、部门、事业单位了 。在对报表单位布置工作时 , 月季、年报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布置 , 自下而上汇总 , 统计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报表单位也有些应接不暇 。
4、统计信息网管理落后
南县统计信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 , 内容少、更新慢、数据少、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少、版面也不美观 , 点击率十分低 , 网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对外宣传 , 公布的作用 。
5、专业人员缺乏
县统计人员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有5人 , 特别是懂统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 。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 , 而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 , 精通业务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统计网终化建设成败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