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四 )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
五、教学措施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
六、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
3.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 。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
七、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
工作计划|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文章图片

【篇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一、以课堂为核心,提高教学效率
1、认真备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