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范文|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信用社范文|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范文】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银监部门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为“三农”服务的要求来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的问题 。网23http://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阶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 。二是反复和停滞阶段(1959-1980) 。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主要渠道 。三是农行代管阶段(1980-1996) 。信用社归农行管理,两套编制,两本账薄 。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 。四是1996年至今 。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 。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理顺外部关系、明晰产权、强化内部管理的改革 。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我国信用社有三种形式: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 。尽管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但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制银行,还是信用合作社,离完善的产权制度仍有一定距离 。县联社统一法人形式,沿袭了原有的信用社产权结构特征,仍存在所有权缺位的问题,民主管理有名无实,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使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对信用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 。在信用社扩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度专业化以后,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难以实现 。在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在组织形式上,省联社是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规范与管理县联社的职责,而实际上,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作为一级法人,它有合法经营的自主权,省联社对县联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会出现县联社不服管的局面 。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东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东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为信用社偏离其经营目标埋下了隐患 。合作制银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制中,自然人股东多,股本小,农民的无知和对合作社的不关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无法落实 。而且,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使大股东也没有对合作银行的实际支配权,而成了行长说了算 。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电话客服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
- 工作计划|员工培训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
- 工作计划|高中团委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老干部工作计划2022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采购员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2022秘书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文秘部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度企业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新学期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