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 失联46年的卫星,为何再次向地球发送信号?人类高兴不起来?( 二 )



如果是常规的卫星还好一些 , 威胁还是比较有限的 , 毕竟当它们高速坠落的过程中就会在大气层中剧烈燃烧 , 绝大部分都会被烧掉 , 仅有少量碎片有可能会掉到地面 。 在大气层中卫星碎片还会借助空气阻力进行减速 , 所以这些能够到达地面的碎片速度也不会很快 , 破坏还是相对较小的 。 如果是核动力的卫星坠落 , 影响就可能比较大了 , 历史上也确实是曾经存在核动力卫星坠落的情况 。

【卫星|失联46年的卫星,为何再次向地球发送信号?人类高兴不起来?】
随着我们未来不断发射各种航天器 , 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数量会越来越多 , 这些卫星在结束使命后会继续在地球轨道运行一段时间 , 一方面可能会与其他卫星发生碰撞 , 这是科学家担心的事情之一 。 另一方面 , 有一些尺寸比较大的卫星如果坠落 , 有一些碎片可能会掉到地面 , 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之一 。

不过 , 这些问题早已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重视 , 所以研制卫星这些航天器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 很多尺寸比较大的航天器一般都选择受控再入地球大气层 , 在适当的时候坠落到没有人的区域 , 如大洋 。 如我们国家的天宫二号在2019年结束使命时就受控离轨重返地球 , 落到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

综合来说 , 近地轨道的卫星确实是很多 , 这些卫星的运行轨道不同 , 原则上不会发生碰撞 , 但是随着一些卫星失去控制后 , 飞行轨道可能变得难以预测 , 可能存在与其他卫星碰撞的风险 。 除此之外 , 一些尺寸较小的卫星在重复地球大气层时会变成一道绚丽的流星而消失在高空中 , 一些尺寸较大的卫星残骸则可能会到达地面 。 不过 , 这些碎片对地面的破坏力是很有限的 , 掉到无人区的机会更大 , 毕竟地球71% 的表面积都是大洋 , 沙漠地区的面积也非常大 , 人类聚集区比例其实很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