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执着于百岁长寿,但70岁却是最好的结果,有这2个原因


 人人执着于百岁长寿,但70岁却是最好的结果,有这2个原因
文章图片

 人人执着于百岁长寿,但70岁却是最好的结果,有这2个原因

根据科学家的相关研究表明 , 人类的寿命极限一般在110到115岁之间 。 是人类生长发育期的5-7倍时间长度 , 而人类历来都很在意寿命的长短 , 从每个老人生日时的祝贺词中 ,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每个人都对长寿这件事有着很强的执念 。 老话经常说 , “好死不如赖活着” , 即便是蝼蚁尚且为自己的生命着想 , 更不用说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了 。
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人类并不需要活到100多岁 , 只要坚持到70岁就是一个很满意的结果了 。 起初这种观点听起来有点悲凉 , 但是有很多的原因能够支撑起这个观点 。
【|人人执着于百岁长寿,但70岁却是最好的结果,有这2个原因】1.能够减轻心理负担
其实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人基于现实的困难 , 给自己制定的一个目标 , 从而暂时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 有些人出于对现实的恐惧和逃避 , 并不想在晚年时遭受疾病的折磨 , 承受晚年的痛苦 。 他们主动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闹钟 , 理性地将自己置于一个终点之前 , 这样在享受了现在高质量生活的同时 , 还不会降低对于未来的恐惧和彷徨 。 他们本质上想过美好而又有质量的生活 , 不愿意委屈自己 , 也并不想拖累周围的人 。 这种人在生活中表现得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领悟也透彻得多 。 在自己的世界中荡漾 , 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在乎的人和事 。 在这种人心中 , 当活着已经失去了美好的意义与坚强的立足点时 , 已经成为拖累和桎梏的躯体已经是一种可以抛弃的东西了 。
2.放松自己的心态
也有的人反映到 , 不是自己不想活那么久 , 而是对于未来老年无力的生活感到迷茫 , 他们觉得除了独自在家中卧坐并没有别的事可干 。 随着医学发展 , 人类的寿命已经越来越高了 , 而有些人则超脱了岁月的桎梏 , 在事业与阅历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 以创造价值为己任 。
钟南山院士在武汉疫情中勇奔前线 , 在一线战场上挥洒自己的汗水与心血 , 丝毫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 。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被他的一张照片所吸引 , 在照片中的院士举着哑铃在锻炼 , 非常的精神和干练 。 可以说在事业与健康方面 , 钟南山院士都达到了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 他的精力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 日夜奋战 , 为突破病毒而战斗 。
就在同年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也说 , 他带研究生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下田 , 不下田的研究生他是不会带的 。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 表明了袁老多年的坚持一直藏在心中 , 他还是当初那个为共和国的粮食与温饱奋斗的科学家 。 虽然袁院士如今已逝 , 但他为事业坚持奋斗的精神 , 会一直鼓励我们 。
两位老人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 , 即使是在八九十岁的晚年 。 那么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呢?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出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作者谭浩宁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