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中国股市:真正厉害的人,都在顺势而为( 二 )


为了详细说明 , 我们可以对反转形态进行分解 。 我们发现以“M”头为代表的顶部反转形态 , 其实是在左斜上行的趋势线或水平横行的支撑线上的价格表现方式 。 在这两条线上 , “M”头可以继续演化为三重顶形态、头肩顶形态、复合头肩顶形态、矩形形态等连续发展模式 。
既然它们可以无限演化 , 研究它们就没有什么意义 , 关键是它们会不会突破趋势线 , 并在突破后形成带有反转意义的持续性新低 。 至于它们现在及将来是什么形态 , 只能起到辅助的决策作用 。 这一论述同样也适合以“W”底为代表的底部反转形态 。
这些形态是对道氏理论应用于中期趋势所做的更为细致的诠释 , 但对道氏理论可能没有什么帮助 , 因为道氏理论的本质是关注主要趋势 。 所以 , 看过这些形态后 , 只要明白了基本的市场行为及其心理作用 , 就可以忘记它们了 。
一切形态都来自于趋势的变化 , 关注趋势胜过于寻找复杂的价格形态 。
识别市场趋势后 , 对趋势线取点的方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有三点:
(1)连接重要的低点或连接重要的高点;
(2)经过重要低点或高点的触点越多效果越好;
(3)不违反前两个标准的条件下 , 距离现在越近的取点效果越好 。
连接重要的低点或连接重要的高点:江恩曾经说过 , 历史上所有重要的高点和低点都有数学联系 。 重要的低点指一个阶段的最低点 , 重要的高点指一个阶段的最高点 , 在这个阶段具备代表性意义 。 上升趋势线即连接上升趋势过程中多个低点的连续 , 下降趋势线反之 , 连接下降趋势过程中多个高点的连线 。
上升趋势线
下降趋势线
经过重要低点或高点的触点越多效果越好:连接趋势线的取点很有学问 , 如果取点取不好的话 , 前面失之毫厘 , 后面谬之千里 。 所以趋势线也并非一成不变 , 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 但取点有一个大的原则 , 就是经过重要低点或高点的触点越多越标准 。 如图:
上升趋势线二经过的重要低点的连续只有1、2两个点 。 而上升趋势线一经过的重要低点有2、3、4三个点 , 所以上升趋势线一的效果更好 。
不违反前两个标准的条件下 , 距离现在越近的取点效果越好: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遵循遗忘规律 , 导致越远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越小 , 越近的事情才会对现在影响越大 , 距离现在越近的取点 , 对现在的影响就越大 。 如图:
统计学证明 , 距离现在越近的取点连续效果最好 , 所以3、4、5为取点的趋势线一要比1、2、3为取点的趋势线二更好 。
如何确定趋势突破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呢?
技术分析理论认为 。
一是收市价原则 。 通常来说 , 收市价的突破比仅仅只有日内瞬间价格的暂时突破更可靠 。
二是百分比原则 。 它要求收市价格穿越参考价的幅度要达到3%(当然3%只是就一般情况来说) , 针对不同股票可以选用不同的最小价格波动允许值 , 但至少2%的幅度是必要的 。
三是时间原则 。 为了确定对趋势线的有效突破 , 市场必须持续3天保持收市价在该直线的同一侧 。 当然也有人认为交易市场只要两天就行了 。
上面所说的原则 , 尽管可靠 , 然而需要的时间较长 , 等到突破得到确认之后 , 行情通常已经走去一大截 , 交易者这时的入市成本也较高 。
趋势线的应用调整
1)45度倾斜角度的趋势线最有价值 , 这种角度的趋势线反映出市场随着时间运动的速率 , 正好处于价格和时间的完善平衡之中 。
2)趋势线的倾斜角度过大 , 通常表明市场上升或下降的速度过快 , 市场要想一直保有这样的运动速度是不大可能的 。 如果描述这种暴涨或暴跌的趋势线被击穿了 , 并不能认为市场的既有趋势被破坏了 , 它只能意味着市场会放缓原有的激烈运动 , 并回到可能让多空力量处于暂时平衡的45度线附近 。
3)如果趋势线过于平缓 , 即倾斜角度过小 , 则说明市场的价格运动过于衰弱 , 难以准确描述市场运动的丰富变化 , 可靠程度不高 。
最实用的还是必须学会辨别一些骗线做法 , 就个人的实战经验 , 总结如下:
(1)与大势背离 。 一般来说 , 当市场整体趋势处于调整、反弹或者横向整理阶段的时候 , 个别合约形成放量突破是假突破的可能性较大;而当大趋势处于比较明朗的情况下 , 个别合约顺势形成真突破的可能性较大 。 交易者应结合基本面、历史上的资金介人状况、当前价格位置以及主力操作习惯等加以综合研判 。 尤其是要当心在低价区的往下突破和在高价区的往上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