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校园广播稿|10月份校园广播稿( 三 )


(音乐)
欢迎回来,您现在收听的是《生活在别处》栏目..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天津宁河县的特产:
七里海河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因生长在七里海水域而得名 。
七里海河蟹是宁河特产,曾与银鱼、芦苇草齐名,被群众称为七里海三种宝 。明、清时代是宫廷贡品,历史以来享有盛誉 。XX年被评为天津市名牌农产品 。
七里海河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人们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朋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 。游客利用节假日组团前来,到七里海垂钓河蟹,宜人的自然环境和新鲜美味,使游客留连忘返 。
(分分秒秒送祝福,点点滴滴传真情,点歌时间:点歌内容)
用心悦书,惬意悠游,享受生活,今天《生活在别处》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主播旭东、编辑陈坤捷,感谢大家收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
(音乐)
(音乐)
一本书,一首诗,一种相似的倾诉;一壶茶,一盏灯,一方温暖的港湾,周二黄昏《生活在别处》与您如期相约,一起感受生活 。本周起我们每周二早上的《旅游导航》将改为周二傍晚的《生活在别处》,大家好,我是旭东 。希望新的时间、新的名称能带您一起感受新的生活 。
住在南方,春天的到来没有北方那样突然和强烈 。在看惯冬日繁花过后,那些想象中春天寒尽桃花嫩,春归柳叶新的惊喜和陶醉早已消失殆尽 。住在春天,北方有桃李争春,南方却有木棉 。木棉砸头的不安于惊喜是北方感受不到的 。厦门的四五月是木棉季,它们在三月炮仗花的热闹过后开始蠢蠢欲动 。
决定本次书式生活,我们一起来读夏宇, 是缘于在《联合文学》上偶尔看到罗智成的一句话,他说:在一个不十分安适的时辰,木棉花蠢蠢欲动而我无暇陪它们逛街;夏宇刚回来,不是用普罗斯旺的美景质疑我繁忙而流俗的春日行程 。在看席娟的言情小说时,从她的序里认识了夏宇--一位诗人 。她的诗风格很独特,字句相当简单,却十分精炼,回味无穷 。有些诗,虽然只有短短几行,但却让你一看就象被电击中一样,很难忘怀 。
夏宇,原名黄庆绮,写诗的时候叫夏宇,写词的时候叫李格弟,当然,她还叫过童大龙、李废等名字 。她写诗、写散文、写剧本、写歌词 。齐豫、齐秦、陈绮贞都唱过她写的歌 。她甚至在歌曲中随意读诗、念白,她还组建乐队,出音乐专辑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因为也许她最想听的只是一句:夏宇?就是那个写诗的女生 。
夏宇1956年出生,19岁便开始写诗,是1980年代以来台湾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出版的诗集有《备忘录》、《腹语术》和《摩擦.无以名状》 。以《备忘录》为代表的早期诗作,写人生的悲哀,世事的感慨,有一股冷冷地一刀切入本质的狠劲:《爱情》像一颗拔掉了还/疼的蛀牙;脸上的痘痘比昙花短/比爱情长的《疲于抒情后的抒情方式》;把你的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的《甜蜜的复仇》;在小镇里批改学生关于时代巨轮不停转动的作文的《一生》;诗显得太奢侈了/而且/有点无聊的《诗人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