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为引导我院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了解农村文化建设内涵 , 密切联系党群关系 , 我院于7月15日展开了为期3天的“送医 , 送药 , 送健康”社会实践活动 。网18http://这支队伍由我院刘培幸书记和院团委蒲翔副书记带领 , 共有7名老专家和19名由研究生 , 本科生 , 专科生的党员代表 。同时 , 该队伍也是全国百支医疗队之一 。
这次三下乡的行程共有3站 , 毕节学院 , 兴仁乡化屋村和太来乡芭蕉村 。在此之前 , 我们就已经前往贵阳市关井社区看望了3位孤寡老人 , 并进行了义诊 。
7月15日 , 参观毕节学院和毕节实验区二十年成果展 , 我们了解到毕节试验区在二十年中紧密围绕“开发扶贫 , 生态建设 , 人口控制”三大主题 , 一心一意谋发展 , 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还我们参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验村 , 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 , 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7月16日 , 我们来到了兴仁乡化屋村 , 当地领导给我们介绍了该村的情况 , 得知化屋村曾经很贫困时 , 我惊呆了 。如今的化屋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 村民的房子修好了 , 粮食也有了保证 , 就是医疗条件不是很好 。在下午的义诊过程中 , 很多的村民都来向专家咨询 。领取药品时 , 村民们都会朴实地对我们说谢谢 , 有的甚至还拿出折得皱皱的零钱给我们 , 得知我们是免费看病发药后 , 村民们更是激动万分 。
7月17日 , 我们到达太来乡芭蕉村进行义诊 。这个村子的人不多 , 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 。给小朋友们发药嘱咐药量时 , 他们就睁着大眼睛看着你 , 仔细地听你说话 。有的还问我们 , 能不能送一支笔给她们 。因为每种药有限 , 有的村民没有领到药 , 但是我们也还是尽可能的把一些常用药分发给村民 。村民们很是感动 。
这次三下乡 , 我们共义诊了500多名村民 , 免费发放了金额为3000元的药品 。我作为这次团队中的一份子 , 对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尽自己所学感到了一份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短短的几天下乡活动 , 使我真正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一面 , 与大城市的物质生活相比 , 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我们国家搞建设、搞开放 ,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 但偏远的农村仍然是落后的 , 贫困的 , 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 我们任重而道远 。尤其我们看到前来就诊的村民在得到简单的诊断 , 拿到药物后露出满足而欣喜的模样时 , 我的心是甜的 , 我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 同时也使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现在所能做到的是多么的有限 。看着村民们因疾病折磨而痛苦的表情 , 那渴望求助的无奈眼神 , 我的心又是沉甸甸的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 , 直接面对农民群众 , 使我对医学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 ,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群众;救死扶伤 , 服务大众是医学的宗旨;减轻病痛 , 增进健康是医学的价值所在 。这些情况 ,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是学不到的 。它使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医学 , 使我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 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