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心得体会|“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 。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 。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

作为步入教师岗位快三十年的我而言,此次“访万家”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这次家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地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让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通过走访可以更全面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比单独说教学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

第二: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

第三: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就我们三年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 。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