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端午|屈原与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一个传说是,唐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听见黄巢来了就纷纷逃难,惟恐避之不及 。这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妇人背著包袱,手里抱著个男孩象是在逃荒,感到很奇怪,就上前询问 。那妇人说,听说黄巢杀人不眨眼,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只好带着孩子逃命去了 。黄巢听罢,对这妇人产生了恻隐之心,说,你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们家的人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老乡亲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另一个传说是,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听了,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