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生|投身信合事业塑造科技人生

投身信合事业 塑造科技人生
青岛城阳农村合作银行 刘清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青岛市城阳农村合作银行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 。网23http://今天我为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投身信合事业,塑造科技人生》 。我89参加工作,02年起任信息电脑科科长 。十几年来,无悔的忠诚,无私的奉献、无尽的追求,使我在信息技术服务,这条平凡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金融先进工作者;全市信息技术专业考核连续三年第一 。
参加工作以后,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进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意识到信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我下决心学好电脑,更好的为信合事业服务 。我学历不高,工作以前,连电脑都没见过 。我刻苦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班前班后都到单位练习,把键盘符号做成图挂在墙上,画在桌上,时时能看到,处处能摸到,很快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 。但面对业务量大,设备更新快、技术周期短的信息技术工作,仅凭热情远远不够 。只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适应全系统提高效率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发展,不断学习,才能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 。为此,我踏上了艰苦的自学之路 。为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我自费订阅了《电脑报》、《计算机爱好者》等十几种刊物,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无数个寂静的夜晚,伴着不倦的灯光,反复阅读着一篇篇枯燥艰涩的技术文章;为弄明白一个问题,我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等一切机会找老师、同学、同事、电脑界同行学习和请教 。在我的努力下,电脑技术不断提高,逐渐在行内小有名气,同事们都称我为“电脑医生” 。为解决部分员工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我自己编写了《城阳区信用社计算机培训教材》;针对按揭贷款计息手工操作难、业务量大的问题,我独立设计开发了单机版《按揭贷款计算机处理程序》;为帮助员工业务技术练兵,编写了《unix系统计算机汉字、传票录入程序》,在各网点推广应用,使我社在全市业务技术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
知识的储备,经验的积累,增强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8年城阳农信在全省农信系统率先引进美国ibm rs/6000系列小型机,该项目投资三百万元,在当时倍受关注 。该机型属专用计算机,随机资料全是英文编写,且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 。为迅速掌握这项新技术,那段时间里我翻书籍、查资料、问专家、解难题,靠着一股韧劲,硬是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及时安装、调试并顺利上机运行,大大提高了全系统数据处理效率 。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需要勤奋工作,还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我社外联ddn通信网络系统,原来采取双绞线连接dtu通讯设备的方式,线路故障率高,设备数量大,费用高,操作步骤繁琐,维护工作量大,有时还影响网点营业 。我对这个问题做了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在市联社的大力支持下,经与电信部门协调,采取将外联ddn改调到光端机的方法,这样既提高了线路的稳定性,又节省了dtu设备的投资 。仅此项业务全年即为我社节约资金8.7万元,并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