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取土时发现“宝贝”,上交后奖励50元“巨款”,文物来历至今仍没有定论( 二 )


简单来说 , 青铜犀牛被带回研究所后 , 又进行了更加精准的测量和考证 , 最后被命名为“错(嵌)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器长约57.8厘米 , 宽20.1厘米 , 高34.4厘米 , 重13.3公斤 , 主体用青铜铸造 , 全身表面镶嵌金银 , 金银铜三色交相映衬 。 尊中空 , 用来盛酒 , 背部有椭圆形开口 , 开口配套盖子;犀尊右嘴角有圆管形的“流” , 下垂的尾部做提环状:倒酒的时候 , 握住尾部提环抬起 , 酒水就从“犀牛”嘴部流出 。
经专家考证 , “错(嵌)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应为古代礼器 , 为庙堂、社稷、祭坛供奉酒水所用 , 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后来 , “错(嵌)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上交至国家文物局 , 并被认定为“国宝”一级文物 , 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 乍一看 , 这件宝贝不仅“发现传奇” , 它的“渊源来历”同样富有传奇性 , 五十多年来 , 专家因为它至今仍争论不休 。
简单来讲 , “错(嵌)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发现与豆马村 , 属于茂陵区域 , 有专家以此为依据 , 推断犀尊应是汉武帝的陪葬 。 或是“汉武帝 , 茂陵”的名气太大 , 历史上也记载着多次被盗的纪录 , 没被记录的更是多不胜数;专家以此猜想:在某次盗掘行为后 , 由于种种原因 , 土夫子把包括犀尊在内的赃物放入陶瓮埋入地下 , 之后却没能回来取出 , 一直到1963年赵振秀取土挖出陶瓮 。 也因如此 , 部分专家认为“错(嵌)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是西汉产物 。
但有一部分专家却持不同意见 。 原因也不复杂 , 根据犀尊的制作材料、工艺 , 综合其形态和金银纹饰 , 非常符合战国青铜器的特点;所以 , 有专家将“错(嵌)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断代为战国产物 , 应为某诸侯国的礼器;到西汉 , 犀尊被汉武帝得到 , 最后被放入茂陵作为陪葬 。 虽说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人数较少 , 但似乎证据更加有力;最为明显的是 , 茂陵出土的其他青铜器 , 如铜马、铜兔等 , 唯独没有错(嵌)金银这种形式 。
【文物|取土时发现“宝贝”,上交后奖励50元“巨款”,文物来历至今仍没有定论】就这样 , 两种说法并存于世50年 , 直到今天 , 专家们依然争论不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