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写作方法|演讲稿气写作指导

【演讲稿写作方法|演讲稿气写作指导】什么是气势? 《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形势 。网23http://俗话也说,气势如注,气势如虹,就是讲文章的气势犹如万丈瀑布,飞流直下,空谷作响;恰似长虹贯日,辉映碧空 。文各有致,风格殊味 。有的若山涧小溪,款款而下;有的如大流入海,汪洋恣意;有的平白如话,娓娓道来;有的先声夺人,摄人魂魄 。古人作文,尤重气势 。苏轼自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讲的就是文章的气势 。古代文论家对文章的气势十分重视 。如清人方东树说:“诗文以豪宕奇伟有气势为上 。”
讲话稿作为常用的公文之一,是上级、领导或特定讲话人阐述形势、布置任务、工作动员、回顾总结、提振人心的重要载体 。讲话稿如何让听众得到启迪、受到教益,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考虑听众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所谓认同度和接受度,也就是说讲话稿所传递的信息能够使听众认同或接受的程度 。而这种认同接受的程度,除了讲话稿本身所具有的前瞻思考、深邃思想等理性感染力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豪气、雄气、硬气甚至于霸气等气势力量的冲击与吸引 。长期以来,人们对讲话稿的价值观照追求“雅”,习惯于做“官样文章”,但现实生活中有的讲话稿俗不可耐的套路、味同嚼蜡的语言、枯竭干巴的表达,令言说者的讲话索然无味,使听讲者恹恹欲睡 。其实,自古而今,无论是学界圭臬,还是政坛领袖,都十分注意讲话稿的气势与韵律 。尤其是毛泽东、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们无论是战前讲话还是政治动员等都十分注意掌握受众心理,讲究气势 。像郭沫若同志的“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等等,既是政论,更是美文 。所以有气势的讲话稿,能够使听众有所体悟、有所警醒 。
如何使讲话稿做到气势如注?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讲稿语言本体 。笔者认为,一篇讲话稿具有气势与否,主要在于逻辑的彰显、语言的表达、感情的贯通和韵律的跌宕四个方面,并由此形成理性美、艺术美、情感美和韵律美的完整统一 。
首先是评事论人切中肯綮,环环相扣,富有理性美 。
好的讲话稿给听众的感觉应该是一种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讲稿的内容既建筑于生活常理之中,又能独出机杼,语他人所不能语,让听者感受到新意,所以在评事论人上,要求判断斩钉截铁,干净利落;论证科学严谨,无懈可击;推理环环相扣,咄咄逼人,让听众感受到一种思想的冲击、灵魂的震撼和理性的力量,从心底里真心信服并将其中的观点、思想自觉融入其思想架构中 。所以,优秀讲话稿中透射出的思想、观念、哲理往往为听者所津津乐道并口耳相授,如晕轮般向四面八方辐射,展示出无穷的生命力 。古人讲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种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