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的葵花凤头鹦鹉 。 其毛色主要为白色 , 头顶的黄色冠羽在愤怒时会呈扇状竖立起来 , 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 , 由此得名 。
它们智商很高 , 性格活泼 , 不怎么怕人 , 常常活跃于居民区 。 再加上成群结队的社交属性 , 人们可以常常观察到这些鸟儿 , 并发现一些好玩的事情 , 比如翻找垃圾桶 , 找好吃的 , 再比如把你晾在外面的衣服弄得乱七八糟 。
滑稽的小鸟儿 。图源:kurier.at
这些鸟儿体长40-50cm , 体重815-975g , 是些大家伙 , 叫起来非常响亮 , 甚至有些聒噪 , 而且力气也很大 。
社会化的动物 , 比如猕猴 , 人类 , 在学习方面的能力通常是惊人的 。 在掀开垃圾桶盖这件事上 , 鹦鹉们就能互相学习 , 以传递知识 。 一项调查显示 , 这项技能的掌握正一年年地扩散开来 。
两个聪明的鹦鹉正在打开垃圾桶 。 图源:Barbara Klump / 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物学研究所
这些鸟儿不是通过遗传 , 而是学习来传递这些技能 。 该结果由德国南部拉道夫泽尔的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物学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于《科学》期刊上发表 。
网上流传的一段澳大利亚葵花凤头鹦鹉用嘴和脚打开垃圾桶的视频给了研究人员们启发 , 以更深入地研究这一行为 。
两个聪明的鹦鹉正在打开垃圾桶 。 图源:Barbara Klump / 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物学研究所
一项对澳大利亚葵花凤头鹦鹉栖息地的鸟居民调查最初显示 , 2018年 , 只在3个地区观察到鹦鹉的这项技能 。 到了2019年底 , 这些鸟儿已经在44个地区的垃圾桶里找吃的 。
对这些分布区域的分析显示 , 这种行为在邻近地区的传播速度比远距离地区更快 。 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 , 这些鸟互相学彼此的行为 , 而非由基因决定 。
鹦鹉是爱慕虚荣的家伙 , 它们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自己的羽毛 。图源:Pixabay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 显然只有更有天赋的鸟类才能掌握这个小窍门 。 在3个分布区 , 研究人员用颜色点标记了大约500只鹦鹉 , 以便能够单独识别它们 。
观察结果表明 , 只有百分之十的动物会这么做 。 其余的鸟儿则舒适等在一旁 , 直到垃圾桶打开了 , 再大快朵颐 。
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鹦鹉互相学习如何打开垃圾桶/Barbara Klump / 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物学研究所
有没有这些漂亮鸟儿的智慧震撼到 。 聪明的它们也能与人类做一些互动 , 不过由于葵花凤头鹦鹉在我国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 禁止私人饲养 , 所以大家伙儿还是网络上云吸鸟吧!
往期精彩
澳大利亚流浪猫泛滥 , 严重威胁其他物种 , 除了捕杀 , 其他办法呢?
101只非法走私的小狗 , 集体涌入德国动物收容所 , 如今现状如何
年度野生动物摄影精选 , 来自大自然的注视 , 你准备好了吗??
【鹦鹉|科学研究发现,鹦鹉会互相学习,传递知识,比如打开垃圾桶觅食】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推荐阅读
- 他们没有国籍,生老病死都在海里,常年泡在海里身体进化异于常人
- 世界上最重、不会飞的鹦鹉,近亲繁殖万年,遗传状况却出奇的好!
- 基础科学有多费钱?科学家:动辄上百亿元,而且不一定有成果
- 科学探索:鱼会睡觉吗?
- 55岁最老鹦鹉去世,临终前对主人说2字遗言,网友看后泪奔不止
- 15个你不知道的冷知识,你知道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吗?
- 从声音模仿到能歌善舞,细数鸟类中的“模仿秀”
- 鹦鹉孵化的温度和湿度应该是多少?
- 海豚 人体免疫细胞有哪些
- 海豚 盘点动物拯救人类的7个事件,一群海豚围住一群人,结果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