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亚马逊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 这个肺能吸收地球上的二氧化碳 , 释放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 。 但随着亚马逊野火不断 , 人类砍伐耕种 , 这个肺正在逐步被蚕食 。
亚马逊雨林背后的深远影响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 , 亚马逊雨林20%的面积已经废了!这些区域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已经超过了吸收量 。 换而言之地球之肺正在从“抑制全球变暖”逐步转变成“全球变暖的帮凶” 。 如果连“地球之肺”都加入了全球变暖的阵营 , 人类还有能力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吗?
科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悲观的 , 因为目前地球多项指标已经接近临界点 , 甚至超标 。 很多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 极端天气已经从人们漠不关心变成了全球关注 。
极端高温:凉爽的加拿大西部气温升至49.6度 , 科威特地表温度达到了74度 , 美国死亡谷地表温度81度 , 沙漠之舟著称、最耐旱的骆驼在阿尔及利亚晒晕了 , 还有四处的山林野火 。
极端严寒:巴西南部罕见大雪 , 南非零下9.9度 。
极端暴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 , 河南暴雨洪灾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 7月份降雨量排行 , 北部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 , 这是曾何几时才有的画面 。 还有欧洲多地 , 东南亚多地洪灾 。
这一切背后的推手都是“全球变暖”:夏天更热 , 冬天更冷 , 极端天气越发频繁 。
因此世界气象组织WMO表示:比起植树造林 , 减少碳排放 , 更重要的是预测、预防极端天气 , 减少人员伤亡 , 因为扭转全球变暖趋势最少需要几个世纪的努力 。
【全球变暖|地球之肺要废!固碳赶不上排碳,人类会缺氧吗?专家:比这更严重】
今年1.4万名来自全球多国的科学家更是联合签署发表建议:采取激进的态度应对全球变暖 。
不过 , 亚马逊雨林更像一个丰碑 , 起到的更多是象征性的意义 , 因为它并非真正的“肺” 。
地球是蓝的 , 不是绿的 , 氧气不在森林的多少地球上的森林、雨林 , 在亿万年地球历史中是善变的 。 植物们在陆地上不断演化 , 它们和动物一样 , 相互竞争 , 只不过它们竞争是为自己多争取一些阳光与养料 。
实际上 , 植物极为脆弱 , 有时候地球一场灾难就会让它们全军覆没 。 为了适应地球 , 植物经历了多次大跃迁:
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在陆地上 , 每一次更替都始于环境的变化 。 在更替过程中都伴随着前者逐渐减少 , 后者逐渐增多 , 同时也带动着动物的兴衰 。
例如:恐龙崛起于2.34亿年前 , “卡尼期洪积事件” , 一场连绵不绝下了200多万年的雨 , 旱地顷刻间沦为湿地 , 抗旱的低矮蕨类被淹没 , 高大的裸子植物崛起 , 恐龙更容易适应裸子植物随之崛起 。 1.3亿年前被子植物出现后 , 恐龙逐渐迷失了方向 , 小行星的到来成了压弯恐龙的最后一根稻草 。
不过 , 无论是哪次更替 , 物种灭绝的原因都并非是“缺氧” 。 历次陆地植物短缺的这段时间 , 氧气来自哪里?科学家曾统计过 , 亚马逊雨林最高峰时产氧量占据了全球6% 。 作为全球最大的雨林 , 地球的肺 , 这点量似乎不太配 。
实际上 , 即使是陆地全球森林与雨林加起来总产氧量也超不过15% , 可见亚马逊雨林的比重还是非常大的 。 而85%来自于“占据这颗蔚蓝色星球71%”的海洋 。
38亿年前 , 陆地上没有任何植物与动物 , 一片荒芜 。 蓝细菌(蓝藻)刚刚在海洋中出现 , 开始默默地释放着氧气 。 24亿年前 , 由于蓝藻在大气中积攒了太多的氧气 , 发生了大气氧化事件 , 地球变成一颗冰封的星球 , 史称雪球地球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