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截至 8 月 1 日 , 徐晓光已经在南京禄口机场奋战 11 天 , 整个人暴瘦了十几斤 。
7 月 21 日凌晨 2 点 , 从业卫生消杀工作十几年的徐晓光接到电话 , 立即带领近 20 人的消杀队伍奔赴禄口机场 , 投入战疫 。 此后 , 消杀也在不断升级 。 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 , 更多的消杀队伍加入其中 。
7 月 31 日 , 南京召开发布会时公布 , 禄口机场要用 10 天的时间进行全面消杀 。
说起这段时间以来的经历 , 徐晓光格外感慨 。
姓名:徐晓光年龄:41 岁身份:南京洁安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总经理
集结
连夜整装 , \" 这是一场战斗 \"
以下为徐晓光自述:作为这一轮疫情发现的地方 , 南京禄口机场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
7 月 21 日凌晨 2 点 , 我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 对方简单解释了情况 , 我立马感到情况紧急 。 挂了电话就给还在休息的员工打电话 。 没有迟疑 , 近 20 个员工带上行囊就跟我出发了 。
凌晨 3 点多 , 我们到达机场 , 立即开始工作 。 我们主要就流动区域进行消杀 。 随后的几天 , 消杀小队除了保障性消杀 , 重点消杀确诊人员的房间、生活区域 。
时间紧任务重 , 与其说是工作 , 这更像一场战斗 。 消杀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重点区域的确诊人员办公、工作区域消杀 , 进行风险排除;第二部分是进行全区域、全空间的消杀 , 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空气、所有物体表面等 , 做到不留任何死角 。
消杀
【南京机场|一名南京禄口机场消杀人员的战疫:11天暴瘦十几斤】全区域全空间消杀 , 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巨大的空间 , 给这次消杀带来了很大难度 。 这些天 , 机场里的消杀队伍扩大了不少 , 不断有新的队伍加入进来 。
说实话 , 这次也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压力最大的一次 。 偌大的机场该如何消杀?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
空气 。 这次的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毒性强 , 每一丝空气里都有可能留下它的踪迹 。 我们使用超低容量的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 。 让超低容量的消毒剂灌满整个空间 , 空调也是同理 , 让病毒无处可藏 。
物体 。 所有物体表面都要进行消毒 , 主要采取大面积消毒剂喷撒方式 , 局部擦拭辅助 。 有些物体背面是喷洒不到的 , 还有一些电话机、精密仪器 , 是不合适喷洒方式消毒的 , 都需要人工一一擦拭消毒 。 我们会用酒精湿纸 , 或者沾有含氯消毒剂的毛巾来擦 。
浸泡 。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纺织物消毒 。 使用或未使用的床单被套衣物、茶杯餐具等 , 均采用浸泡消毒 。 我们预计通过 10 天时间 , 利用终末消毒的方式 , 将机场每个角落都消杀一遍 , 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
汗水
暴瘦十几斤 , 大家都凭一股劲撑着
患难见真情 , 每每看到员工脱了防护服疲惫地瘫倒时 , 我心里酸酸的 , 很不好过 。 太累了!真的 , 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 。
进入战疫后 , 我暴瘦了十几斤 , 原来 130 斤 , 现在只有 110 多斤 。 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 , 时间在我的世界里也开始模糊 。 但让我最心疼的还是自己的团队 , 每个人都到了极限 , 但心里却是火热 。
消杀人员穿上防护服 , 一进去就是五六个小时 , 有时候甚至要干七八个小时 。 他们出来以后 , 胶鞋里、口罩里、手套里全是水 , 每个人都是高强度的劳动 , 很多人都出现了中暑的情况 。 大家都是靠着一股干劲、一股热情、一股气在撑着 。
好在 , 江苏及南京的很多单位和企业都在集结 , 陆续加入到消杀工作中 , 我坚信 , 这场战疫一定会很快打赢 , 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