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小孩买调料,酿出一桩命案,寡妇门前是非多,并非笑谈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小孩买调料,酿出一桩命案,寡妇门前是非多,并非笑谈
文章图片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小孩买调料,酿出一桩命案,寡妇门前是非多,并非笑谈
文章图片

世人常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 这句流传已久的老话 , 是否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小编要讲的这则民间故事 , 便诠释了这句老话 , 足见“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老话并非只是笑谈 。
北宋年间 , 黄州有一户王姓人家 。 男主人叫王得桂 , 是一名瓦匠 。 家里并不富有 , 镇上的媒婆与他有些亲戚关系 , 物色六个月 , 帮他选了一位姑娘 。
姑娘名叫佐红莲 , 自幼丧父 , 母亲体弱多病 , 勉强将她抚养成人 。
不过 , 人情世故懂得却不多 。
二人很快拜堂成亲 , 翌年五月 , 佐红莲生下一名男孩 , 取名王连成 , 小名大成 。

大成三岁那年 , 瓦匠王得桂回家半路出了意外 , 扔下娘俩自己走了 , 佐红莲抱着孩子大哭三天三夜 。

从此 , 年纪轻轻的佐红莲成了一名寡妇 。
不过 , 自从丈夫意外离世 , 佐红莲受了刺激 , 言行举止暴躁许多 , 人情世故一概不理 , 这让左邻右舍很是头疼 。
那些有心帮她的乡民 , 不敢再踏入她家门口 。 谁也不想好心办坏事 , 被她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 。
于是 , 这句“寡妇门前是非多”的老话 , 就在镇子上传开了 。
一次 , 佐红莲给了大成五文钱 , 打发儿子去买些调料 。 因家里没钱 , 8岁的大成看着糖人直流口水 。
他站在摊位前 , 不住地盯着糖人看 。 卖糖人的老伯坐在边上紧紧看着他 , 担心大成会偷拿糖人 。
大成看了看手里的五文钱 , 咬咬牙递给了老伯 。 老伯乐了 , 收了钱 , 将两个糖人递给了大成 。

大成一边吃一边往回走 。

糖人吃完了 , 可调料拿什么买?依母亲的脾气 , 大成这顿打肯定躲不过了 。
怎么办?
就在此时 , 一个叫二强的小孩跑了过来 , 拉着大成要到前面玩 。
大成转念一想:“倒不如拉着二强先回家 , 我就说钱在玩耍时丢了 。 ”
大成带着二强回了家 , 佐红莲找儿子要调料 , 大成摸着头就说玩耍时弄丢了 。
家里本就穷苦 , 儿子还弄丢了钱 。 佐红莲一听 , 怒火中烧 , 伸手给了孩子一巴掌 。 再看看旁边的二强 , 问道:“谁提议去玩的?”
二强哪知道这里的事?开口回答道:“是我来找大成玩的 。 ”
此话一出 , 佐红莲急眼了 , 照着二强的脸颊就是两巴掌 。 二强害怕了 , 捂着脸嚎哭着回了家 。
“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啊!当爹娘的谁愿意让孩子吃亏?况且还是哑巴亏!
二强的娘杨氏得知后 , 拿着擀面杖跑到佐红莲家门口 , 叉着腰就质问上了 。

佐红莲哪里是“省油的灯”?

她非要诬赖那五文钱是二强抢走的 , 杨氏一听这话也是一惊 , 就问儿子 。
二强哭着直摇头 , 杨氏的火更加大了 , 两个妇人隔着一道门就骂开了 。
各种难听的话全都出来了 , 左邻右舍谁也不敢出来劝说 , 生怕给自己惹来麻烦事 。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小孩买调料,酿出一桩命案,寡妇门前是非多,并非笑谈】俩人骂了有一个时辰 , 杨氏口干舌燥 , 带着二强回家了 。 佐红莲以为胜出 , 打开门朝着杨氏的背影吐了几口吐沫 。
无巧不成书 , 这一幕正好被杨氏看个正着 , 她举起擀面杖用力扔了过去 。
擀面杖飞过院墙 , 直接打在佐红莲的太阳穴上 。 佐红莲身子一软 , 慢慢瘫坐在地 。
有院墙挡着 , 杨氏并没有看见 , 领着二强走了 。
大成跪在地上 , 不住地摇晃母亲 , 可佐红莲已经没了呼吸 。
街坊四邻一看:“坏了 , 出人命了 , 赶紧报官吧!”
县令带人来了 , 经打听 , 才知道佐红莲死前与杨氏吵闹过 。
县令派衙役捉拿杨氏 , 带着众人回了衙门 。
县令开堂审案 , 杨氏直喊委屈 。 可仵作(wǔ zuò古时的法医)已经验过 , 佐红莲确实是外力所伤 , 况且大成亲眼所见 , 擀面杖就砸在了母亲的头上 。
人证、物证均在 , 杨氏是百口难辩啊!
县令接着审问大成和二强 , 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
五文钱丢了也好 , 买了糖人也罢 , 已经不是重点了 。

眼下的重点问题是 , 杨氏失手打死佐红莲 , 闹出人命 , 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
县令无奈 , 只得秉公办案 , 判处杨氏明日午时问斩 。 杨氏闻言后趴在地上 , 泪如雨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