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 恐龙灭亡的那天发生了什么?墨西哥深海岩石样本找到决定性证据( 三 )


科学家们认为 , 每隔2600万~3000万年 , 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彗星雨和小行星撞击事件 , 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太阳系整体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超级黑洞旋转时 , 每隔千万年就会穿越银河系中天体比较密集的中平面一次 。
在穿越中平面的过程中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大幅上涨 , 撞击之后引起的地质活动导致大范围的火山爆发 , 扬起的尘埃也会导致长时间的黑暗与寒冷 。 野火、酸雨、等恶劣环境 , 将会大面积杀死陆地和海洋的生物 。
人类该如何面对下一次的危机
由此可见 , 导致生物灭绝的元凶很可能一开始就是小行星 , 因此预防小行星撞击将是我们人类的首要工作 。 值得庆幸的是 , 现在的我们并不是凭借强大肉体主宰世界的恐龙 , 我们拥有智慧与技术 。
几乎每一颗有可能接近地球的小行星都会被发现并且标注出来 , 甚至能预测出他们接近地球的时间 , 然后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
虽然平均每年都会有一两颗大型太空岩石掠过地球上空 , 但是基本都在科学家们的监控范围之内 。
我们现在航天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 即便小行星真的要撞上来 , 我们也不是毫无应对的办法 。 对付小行星当然不能简单粗暴地用炸弹将它炸成粉碎 , 因为这样将会产生大量陨石碎片撞入地球 , 反而增加了陨石破坏面积 。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类似于攻城锤一样的撞击卫星 , 通过撞击来改变小行星的速度和方向 , 就能起到避开危险的作用 。
当然比起使用大量资源建造卫星 , 做好小行星预警工作更加重要 , 只有掌握好每一颗有可能接近地球的小行星轨迹 , 让人类拥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做好应对的准备 , 危险也将与我们擦肩而过 。
结语
所有的物种大灭绝都显然是由灾难性的小行星撞击和超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造成的 , 有时候只有其中一种 , 但更多的都是两者协同作用 , 引发大量不利于生存的连锁反应 。
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的生物无法逃避和预防的 , 但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 , 已经有初步改变环境的能力 , 相信下一个生物灭绝大周期到来之前 , 我们一定能做好相应的准备 。
【小行星|恐龙灭亡的那天发生了什么?墨西哥深海岩石样本找到决定性证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