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 全能的商务旗舰:摩托罗拉edge s pro体验,2399元值得入手( 三 )


在成片效果上面 , 摩托罗拉edge s pro给我的感受是鲜艳、锐利 。 色彩的饱和度要比实际稍高 , 更讨好视觉 。 潜望式长焦带有光学防抖 , 实用性非常高 。 成片色彩也和主摄保持统一 , 所以日常我也会更喜欢用它去拍摄 , 还能获取到日常视线不易察觉到的视角 。 这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 , 也更讨喜 。 而高像素的主摄在开启超清模式下 , 可以满足后期的任性放大裁切 , 依旧能够提供一个足够清晰的画面 。
不过在成片让我满意之外 , 摩托罗拉edge s pro在相机交互上 , 给我感觉仍需要努力优化 。 因为在按下快门按键之后 , 成片拍摄会有一个明显的迟滞感 , 给体验带来些许不畅快 。 这一点可以通过后续的系统优化来解决 , 所以希望官方能够加快优化节奏 。
但总体来说 , 摩托罗拉edge s pro作为商务定位 , 已经把性能配置做得更全更潮流了 。 特别加入了高素质屏幕和摄像头组合 , 也确实是年轻人更喜欢的 。
交互:ready for 2.0加持 , 高效便捷一目了然在系统交互体验上面 , 摩托罗拉edge s pro搭载的是基于Android 11的版本 。 整个的界面风格和交互习惯 , 都是保持着原生Android 系统的样子 。 而其中交互上有两个方面带给我非常舒适的感受 。 一个是侧边的“一触达”物理按键 。
在摩托罗拉edge s pro左侧边靠上的位置 , 单独配置了一个可以自定义快速启动的按键 , 能够设置自定义需要启动的程序 。 比如支付扫码、健康码、录音、地图导航、相机等 。 这个按键的加入 , 能够方便在日常使用当中快速的调用一个常用的功能 。
比如对于经常出差的用户 , 当下健康码是非常频繁需要用到的 。 就可以通过摩托罗拉edge s pro上一键启动 , 快速展示自己的健康码 。
比如我日常经常需要用到WPS查看处理文档 , 我将它设置成一键启动WPS程序 , 方便我快速的启用WPS去查看我的文档资料 , 用起来非常方便 。
另外一个则是软件层面上的Ready For 2.0 。 手机和大屏设备的互联 , 是当下很多厂商都在努力做的 。 而不同于以往的手机投屏镜像 , 摩托罗拉的Ready For 2.0给我感觉更灵活且方便 。 它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 去将手机连接到大屏幕或者PC端来操作 。
而连接大屏幕之后 , 可以扩展出桌面交互系统 , 也可以选择镜像手机 , 还可以直接调用手机摄像头、把手机作为触控板或者蓝牙遥控 , 功能更丰富 , 只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
举个最实际的例子 , 每天经常需要在手机上处理各种文档资料和图片 。 但即便手机是大屏 , 相对笔记本或者显示器的屏幕 , 还是算小 。 这时候频繁在屏幕上码字和看资料 , 就明显没有大屏搭配键鼠来得更舒服 。 所以有了Ready For这样的功能之后 , 扩展出来桌面大屏系统 , 配合键鼠就能让我更轻松完成任务 。 而这时候所用的WPS和保存的资料 , 又依旧是在手机当中的 。 处理完之后可以方便发送给伙伴 , 更高效 。
而且 , 在摩托罗拉的Ready For应用当中我发现 , 它更好的实现了App窗口的任意自定义大小 。 因为手机的屏幕是竖向的 , 以往很多机型即便做了桌面系统 , 但是在大屏上因为使用的是手机App , 窗口只能保持和手机一样的竖屏比例 , 并不能任意调节来适配横向的大屏 , 导致体验并不好 。 而在摩托罗拉的Ready For上面 , 我惊喜发现同样是用的手机端的App , 但它可以任意伸缩调节窗口的大小比例和任意拖动位置去排列 。 如此一来 , 就能够让我更好的去使用大屏幕带来更高的信息获取效率 , 着实好用太多了 。
此外 , 扩展出来的桌面系统可以和手机端各自实现独立的操作 , 互不影响 。 而当我需要的时候 , 也可以直接在大屏上面去调用出手机的界面 , 实现同步的控制操作 。
工作之外 , 也可以通过扩展大屏来进行娱乐享受 。 比如扩展到大屏电视上追剧 , 这样一来也可以不用单独再去开电视端的会员 , 手机端的视频App会员 , 也可以在大屏电视上享受资源 。 又或者 , 投放到大屏设备上去带来更畅爽的游戏体验 。
所以在摩托罗拉edge s pro上面 , Ready For 2.0带给我的感受是非常舒服的 , 它带来了更加丰富灵活的应用表现 。 不过也需要知道 , 手机扩展出来的桌面交互系统 , 逻辑上还是遵循的手机端的 , 所以搭配键鼠之后的一些操作习惯 , 还是需要重新适应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