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该发生的冤案:杀人凶手却是厨役、鲫鱼汤、藤花离奇的合谋( 二 )
饮罢食毕 , 二人又杂谈别语 。 渐渐地 , 黄某不胜酒力 , 已有醉意 , 就辞别许氏归回家去了 。 许氏也未曾多留 。
可是 , 黄归家之后未过数时 , 忽然狂呼腹痛欲裂 , 无法自忍 。 家人见此 , 更是惶恐异常 。 初以为他中了寒气 , 就给他灌了些姜汤水喝 , 可是 , 却没有一点点效果 。 这时 , 才赶快去请医生来诊治 。 若是找来一位优秀的郎中 , 或许可以使他转危为安 。 可是 , 黄某的家人竟然叫来了一、两个庸碌无能之辈 , 不知病状 , 任意敷衍对付 , 胡乱地用了几副药剂 , 仍然没有作用 。 第二天 , 天尚未亮时 , 黄某竟然就亡命了 。
黄某的儿子 , 认为父亲死得不明不白 , 而且过去与许家有仇怨 。 恰恰他相邀去家 , 对酒共食归来就突发恶疾 , 竟然不治死去 。 恐怕许氏心存不良 。 何况 , 据随黄某去的仆人说 , 当时饮酒吃饭 , 仅黄某与许二人 , 另外没有别的客人 。 又把黄某和许氏初入园时论谈生死的那些调谑的话全都告诉黄子 。 黄子更加坚定地相信 , 父亲必定为许氏所毒杀 。 心想 , 这许氏真是处心积虑 , 原来作出和解之态是要寻机杀人 , 真是恶毒至深 。 吃饭时上的鱼汤 , 主人却以不喜之辞 , 不沾一滴 , 让客人独自去吃喝 , 那毒药必定已在其中!这一切 , 都是最明白不过的确凿证据 , 不甘心就这样默不作声 , 了结此事 , 于是请来讼师告到县衙 。
接到黄某儿子的控告之后 , 县令即传许氏到县衙候审 。 可许氏这时候竟还未知黄某已死去的消息 。 突然听捕快传讯 , 说是因黄某暴毙 , 自己已被控告 , 许氏一下子感到十分愕然 , 还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可是 , 外边的人听到这事之后 , 都以为黄许二人过去不能相处 , 必定是暗杀无疑 , 一时间传播得满城风雨 。 许氏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 , 也速速地为自己请来讼师 。
两家的讼师在大堂上辩论许久 。 眼见许家讼师已处败势 , 许氏犯罪就要坐实了 , 幸亏县令为一明达之人 , 他在听过双方反复的控诉和申辩之后 , 总觉得各有道理 , 若真判许氏毒杀罪 , 恐怕致冤 , 所以 , 心怀疑虑 。 鉴于此情 , 他果断地宣布暂时收押许氏 , 再作探访 。
县令亲自到许氏家园访探 , 而且令那天当值的厨人为之作导游 。 他偶然见亭侧有藤花一架 , 花朵零落地洒满路径 , 不禁一惊 。 马上询问 , 当时许氏请黄某吃饭时 , 是否菜中有鲫鱼 。 厨人回答说有的 。 还说那条鱼十分肥大 , 好过平常所产 , 价钱也十分昂贵 。 法官又问 , 你把菜做好 , 若是把它送到桌上是不是一定要走这条路 。 厨房的仆人说 , 是的 , 这里是必经之路 。 但是 , 那天主人却曾嘱咐我 , 不要走这里的藤架下经过 , 必须绕道送过来 。 可是 , 我们为了上菜方便快速 , 不解主人之所以要我们绕道的原因 , 就仍选了这条便捷的路 , 未遵从主人的嘱咐 。
县令听过厨役这番话后 , 手托下颔 , 说 , 这就对了 。 可是 , 你的罪过已不能辞掉了 。 随之就把这厨役拘之去了县衙 , 立即升堂 , 判许氏无罪 。 原因是:藤花鲫鱼二物其性相反 。 若偶尔合为一体 , 其毒性超过砒霜 , 世上许多人都知道 , 所以 , 许氏在宴请黄某时特别嘱咐仆人送鲫鱼汤时不要经过藤花架下 。 可见 , 他绝无毒杀黄某的企图 。 然而 , 发生了这样的不幸 , 许氏也非常不安 。 当时 , 许氏确实深悔过去的过错 , 不想再跟黄某对峙下去 。 所以 , 他极愿与黄某交好 , 消除此前的不愉快 。
可是 , 他哪里知道 , 因为这个特殊的偶然 , 竟让黄某殒命 。 事已至此 , 许氏懊丧不已 。 而那位未遵主人嘱咐的厨役则被处以徒刑 。 此案了结 。
推荐阅读
- 云南发生悲剧:12岁男孩偷东西 被母亲捆绑体罚不幸身亡
- 2008年安徽宿州一场兄弟争媳引发的人伦悲剧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
- 1582年的十月少了10天,期间地球没发生一件事,时间去哪儿了?
- 石壁上发现一种奇特植物,远看像蛇足石杉,价值珍贵,请重视
- 富二代健身与女教练“发生关系”,事后索赔3000万!看完教练照片:真值了!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