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工作经验|农村党员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农村党员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发展党员工作经验|农村党员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 , 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的形象 , 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 , 洞头县东屏镇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管理 , 将其作为强化农村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 针对农村党员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不断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 , 在党员分层量化积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 推行党员记分亮化管理 ,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面对“三多四难”现实 , 党员管理应该“何去何从”目前农村党员管理普通面临着“三多四难” , 即老党员多、外出党员多、流动党员多;人员难组织、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现状 。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党员党性淡薄 。一些农村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 , 放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 宗旨意识淡化 , “老党员忙家务、年轻党员自顾自” 。有些村党支部要开支部会 , 到会人员少 , 组织开会难 。有些村党支部开展活动找不到人 , 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老党员 , 活动开展难等 。二是农村务工党员较多 。大多数中青年党员都是打工者或经商者 , 工作时间紧 , 工作量大 , 有些上白班、有些上晚班 , 导致开会、活动时间难统一 。三是党员知识层次不一 。部分党员文化程度低 , 对参加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缺乏热情 , 导致参加会议、活动积极性不高 。四是党员管理措施薄弱 。个别党组织自身建设滞后 , 缺乏号召力 , 缺乏党员活动平台 , 对党员管理松懈 , 甚至存在有些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管理“睁一眼闭一眼” , 影响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 , 党员发挥作用难 。分层量化积分管理——考核为何难奏实效为规范农村基层党建制度 , xx年该镇推行党员分层量化积分管理 。1、考核内容 。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支委、60岁以下或长期外出的无职党员及60岁以上的无职党员 , 划分为五个层次 , 并给予一定的基础分 。然后实行分类量化 , 分基本要求类、发挥先锋作用类、违纪扣分类量化评分标准 , 如党员每参加1次会议加2分 , 积极参加公益性活动加5分等 。年终实行分档评定 , 设100分以上、60分以上、40分以上 , 39分以下 , 分别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2、考核办法 。采取每位党员人手一册 , 并根据自身完成情况在积分册上记录分值 , 每月一累计 , 再与村党支部对照 , 在每月支部大会公布积分情况 , 同时于年终党员评议时向大会汇报自己的积分情况 , 确定评定等次 。3、考核效果 。实行分层量化积分管理对党员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党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 但从5年多的运行情况看 , 管理效果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员积分考核只是量化考核 , 对考核结果只在党内公布 , 时间长了 , 对党员触动不大;二是量化积分考核 , 记录内容多、积分范围广 , 无形中增加村支部负责人工作量;三是积分导向对党员触动不大 , 一些党员认为当不当先进无所谓 , 对积分多少不在乎 , 激励措施难以运用 。党员记分亮化管理——创新能否走出制度困境如何在新时期、新阶段强化农村党员管理 , 东屏镇领导班子及村支部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多次酝酿、探讨 , 于xx年x月份开始试行变“积分”为“记分” , 变“量化”为“亮化”的党员记分亮化管理制度 。(一)党员亮化记分管理的运用1、科学设置 , 量化考评 。除长期卧病在床的党员或70岁以上老党员外 , 其余党员均列入“记分制”管理范围 , 按照性质情节及后果定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种记分标准 , 实行记分年度累计 , 对党员在日常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不良行为进行记分 , 如带头阻挠重点工程建设 , 到工地静坐或煽动群众闹事的一次扣12分;子女出现计划外生育的 , 不带头或不能教育家属、子女按时参加计生透孕检的分别记6分、3分 。同时严格规定党员若干加分事项 , 对党员比较特殊的先进行为进行加分 , 可抵记分 。2、动态管理 , 亮化记分 。各支部按照镇党委统一印制的《东屏镇农村党员记分情况登记表》 , 由各支部负责人或指定专人负责 , 严格按制度要求给党员记分 。每位党员记分情况一季度汇总一次 , 每半年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开 , 在支部大会上及时通报 。镇党委定期对全镇各支部党员的记分情况进行管理、督查 。3、运用结果 , 严格奖惩 。将党员记分情况与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直接挂钩 , 作为评定考核等次和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 。党员记分累计达到12分 , 年度民主评议为不合格党员 , 由镇党委指派专人进行批评教育 , 是预备党员的则由镇党委取消其预备资格;年度累计记分达到8分 , 由镇党委统一组织教育培训 , 预备党员则延长预备期;年度累计记分达到6分以上 , 党员不得参加各类先进评选 , 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二)党员亮化记分管理的成效通过一年多亮化记分制度试行 , 该镇的党员管理、党员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 , 初步形成了目标明确、操作规范、监督到位的农村党员长效管理新机制 。1、管理手段转变:一是操作方便 。相比于积分管理的每项内容都要进行记录 , 实行记分管理只要党支村指定专人进行登记 , 只对党员应尽的义务不履行时才实行记分 , 登记项目内容相对简洁 , 大大节省了村干部记录时间 。二是力度加大 。相比于积分管理 , 记分管理没有基础分 , 对党员应尽义务不履行的记分力度大 , 累计记12分就定级为不合格 , 记8分就要参加统一组织的培训 。三是公开亮化 。相比于积分管理党内公布 , 记分管理对党员考核结果每半年在村务公开栏公开一次 , 镇党委定期进行管理、督查 , 使党员的行为亮化在大庭广众之下 , 接受群众的共同监督 , 增强了党员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党员面貌转变:一是增强了党员自我约束意识 。通过党员记分管理 , 该镇农村党员组织性、纪律性意识明显增强 , 各党支部党员到会率显着提高 , 支持配合村党支部工作氛围浓厚 。比如:后坑村支部一位党员子女未按时环透孕检被记3分 , 支部会通报后 , 该村党员家属就没有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在记分公开亮化、群众的共同监督下 , 大大提高了党员的自我约束能力 。二是提高了党员自身素质 。通过积极参加学习会、支部会等活动 , 党员交流增多了 , 党员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扩宽了 , 从而提高了党员的综合素质 。此外 , 记分管理办法对党员的各种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 , 比如按时参加支部会议、定期开展网格走访、参加党日活动等等 , 更有利于党员深入群众 ,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 , 提高能力和素质 。三是增强了党员党性观念 。在群众的共同监督下 , 部分党员原先的不良行为得到一定的改正 , 自由主义风气有所改善 , 自觉维护党员形象的意识增强了 。以往在重点工程政策处理村 , 个别党员存在私利思想 , 甚至与群众一起阻挠建设 , 记分管理对此类行为从严记分 , 有利于形成党员与村集体、与发展大局保持高度一致 。四是发挥了党员示范表率作用 。在记分管理严格考核下 , 党员记分力度大 , 造成党员压力 , 从而推动党员主动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性活动 , 尽力做好以奖抵分 , 创先争优 , 改变了“事不关己 , 高高挂起”的态度 , 为民服务和示范表率意识不断增强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物业安保工作计划表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年园务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电话客服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
- 工作计划|员工培训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
- 工作计划|高中团委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老干部工作计划2022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采购员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车间主任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年服务员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