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习好地理|地理学习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地理学习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怎样才能学习好地理|地理学习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理学科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全面、综合专题和专题的复习 , 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临近高考 , 地理复习更应该讲究方法 , 突出主干 , 面向基础 , 夯实最主要、最关键、参加高考必须具备的地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相互间的联系 。这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应试能力 , 取得地理好成绩的决定因素 。一、讲究方法 , 形成地理思维方式 , 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 , 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工业、农业分布成因 , 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较全面的复习;其次 , 思考三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 。二是本区域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 , 并以此为成因 , 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业特点 。三是进行跨区专题比较 。如 , 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东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 。通过这一复习过程 , 使考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 , 还对地理学区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思路上 , 更为开阔;从认识上 , 更加宏观;从方法上 , 更符合地理科学的要求 。二、突出主干 , 落实基础 , 注意对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相互联系 ,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 , 不可能对知识点直接考查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淡化知识的学习 。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 足够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形成能力 。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不是要死记硬背 ,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具体应用 。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 , 可以作如下设计:第一 , 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在脑海中形成网状经纬仪 , 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第二 , 在复习大洲、大洋基础上 , 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 , 地形、气候区等 。在脑海中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 。如 , 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 它们所处的地形、气候、洋流、航运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第三 , 在复习区域地理基础上 , 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 。如 , 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电灯 , 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 。试想 , 复习到这一程度时 , 当给你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 , 在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无论命题角度如何 , 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会稳定提高地理得分率 。三、精心练习 , 以一当十 , 以不变应万变 。有的考生可能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掌握得还比较好 , 但一到实际做题时就束手无策了 。最好的方法是在做题过程中认真分析试题已知条件 , 找出隐含知识 , 深刻理解题意 , 明确要求 , 在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求解 。1、寻找适合复习载体 , 一道题要从知识、能力的角度去分析 。分析它由哪些部件(知识点)组装而成 , 养成发散思维 , 联想思维的好习惯 。克服定向思维 , 做到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 。2、要以一当十 , 训练一题 , 达到训练十题的效果 。综合训练要有针对性 , 针对学科重点、主干内容 , 针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 , 把知识点串联起来 。做到重点联系 , 前后联系 。解决问题之后 , 再回顾解题过程、思考过程 ,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 找到龙的眼睛 。3、我们不能满足于解题 , 而要求“佳” ,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 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东西 , 以不变应万变 , 只有这样 , 才能把知识上升能力达到根本上的达标 。4、做各区模拟卷 , 反复订正 。分析解题后要进行经典回放 , 反思解决了什么问题?这道题为什么这样思考 , 而不是那样思考?分析后 , 要给自己思考时间和空间 , 再回味、思考、悟化、转化、活化 , 再回归教材、课本 。只有这样 , 才能稳步提高能力 。四、重视记忆地图 , 根据题意提取信息 , 提高解题技巧 。在现阶段复习中 , 地图是最重要的 , 每天要看 。高考题很多资料都是以图的形式给出的 , 在各种图中 , 要特别重视等直线的判读与应用 。如 ,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应用 , 地形剖面图绘制的方法等 。要学会读懂各种图 , 能熟练地从各种图形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通过记忆增加空间想象力 , 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与定位 。自然地理条件的认定 , 历史的发展与反思 。总之 , 善于归纳各种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才能在高考中取胜 。综上所述 , 在临近高考的阶段 , 复习时要讲究方法 , 做到事半功倍 , 只要方法得当 , 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