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政治工作部国庆60年征文:家乡不见炊烟起
我的家乡在**省**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范文23http://“炊烟” , 不仅是勾起我思乡的一种景象 , 而且还是反映我家乡变化的见证之一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木柴是家乡不可缺少的燃料 , 做饭、取暖都离不开它 。因为家乡不通公路 , 不通电 , 不产煤 , 再没有比木柴更方便的燃料 。无论春夏秋冬 , 朝朝暮暮 , 每家房顶上总是炊烟袅袅 。用木柴生火 , 浓浓的烟雾直朝眼鼻里钻 , 让人呛得流鼻涕、掉眼泪 , 房屋、家具都被柴烟熏得黑不溜秋的 。尽管如此 , 只要有柴烧就算是“幸福人家” 。还有许多农民因为缺柴 , 不知伤过多少脑筋 。有的要到很远的“公山”(没有划分到户的荒山野岭)上去打柴 , 有的要向有柴的人家讨要或者采取其它方式交换 , 还有极少数村民居然采取“偷”的手段……
在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 , 上山打柴是我最主要的家务活 , 稚嫩的肩膀不知留下多少磨痕 。同时在我的记忆中 , 家乡一片片茂密的山林在刀砍斧剁下都渐渐变成了光秃秃的山丘……
【电力政治工作部国庆60年征文:家乡不见炊烟起】打柴不仅费时误工、破坏生态环境 , 而且还不时发生伤亡事故 。我父亲曾上山打柴被粗大的木柴砸伤腿脚 , 三个多月动弹不得 。我哥哥有次打柴被柴刀砍伤手腕血管 , 差点丧命 。更惨的是 , 我们邻村的一位姓刘的农民打柴时不慎摔下悬崖身亡!
那时 , 在我们家乡 , 有“打柴担水一半工”的说法 。也正因为如此 , “柴山水源”就成了姑娘们选择“婆家”最为看重的条件 。
光阴荏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我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逝 , 也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八十年代末 , 家乡修通了主公路 , 部分村民开始从外地运煤作燃料 。九十年代初、中期 , 绝大多数村民用上了电 , 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到了本世纪初 , 公路逐渐向村、组、户延伸;经过大规模的农网改造 , 用电得到根本保障 , 家用电器渐入百姓家 。特别是近几年来 , 县政府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 , 主干道全部“黑色化” , 家乡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公路;电力部门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 , 全县人民用上了优质高洁的电能;村民们积极投入生态家园建设 , 大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气池 , 有的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在基础设施大大改观的同时 , 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 , 凸显富裕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木柴作燃料了 , 取而代之的是煤炭、沼气、液化气和电 , 既方便 , 又卫生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高中政治教师2022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政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七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初一政治教师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高一政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政治初三上册教学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初中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
- 工作计划|高中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
-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政治教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