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鼠 在太空3个月,航天员如何洗澡、理发,回来身上会不会臭?( 二 )


Tips:礼炮7号是苏联礼炮计划中的最后一个太空站, 是一个典型的第二代空间站 。 其在轨运行时间为1982年至1992年 。
而和平号空间站里的洗澡设备也同样复杂 , 洗澡水只有2.5升 , 加热同样需要等待40分钟 , 用完还要花2个小时对设备进行消毒 , 真正的洗澡时间只有5分钟 。 估计洗完澡还没清爽多久 , 清洗淋浴间就又是一身臭汗了 。 所以这套设备宇航员只用过一次 。
经历过这些失败之后 , 各国的空间站最后都采用擦拭的方式清洁身体 。 比如说在美国的国际空间站里 , 宇航员每天会有配额的洗毛巾擦洗身体 。 擦完之后的湿毛巾会被专门的设备回收 , 把毛巾里的水蒸干回收利用 , 而毛巾就可以当做垃圾处理了 , 这样做也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 毕竟在太空里水资源实在是太珍贵了 。
Tips: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
国际空间站的货物供给又由Space-X的龙飞船提供 。 双方在2008年签订了一项运输协议 , 要求Space-X至少向国际空间站运送20吨的物资 , 这样算下来 , 运送一升水的价格大概是8万美元 。 所以不管是尿液还是洗澡水 , 空间站都会把它们回收利用好节省经费 。 我国的天宫一号也是如此 , 它的可活动空间只有十几立方 , 没有多余的空间研究浴室 , 所以洗澡也是靠擦拭为主 。
Tips:再生资源回收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 正在成为全球潮流 。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得到大家一致同意 。
而且在有女性航天员的时候也要注意隐私问题 , 所以卫生间区域还有用来遮挡的帘子 , 为了照顾女孩子爱美的天性 , 她们每天用水的限额要比男宇航员多一点 , 算是非常贴心的制度了 。
宇航员如何日常打理?
除了洗澡之外 , 宇航员的日常打理也需要特别的设计 。 比如说想要洗头的话 , 就需要先把水一点一点挤在头发上 , 打湿之后再用毛巾擦干 。 当然 , 男性宇航员还要注意修整自己的胡子 , 如果胡子太长 , 有可能影响到呼吸面罩的使用 。
Tips:呼吸面罩 , 由主体、眉撑、弯头、弯头盖、软垫、胶塞、卡环、卡扣、额头垫、头带组成 。 产品未灭菌 , 仅供单个病人使用 。
不过 , 在这里刮胡子不可能用泡沫软化胡须 , 也不能用电动剃须刀 , 要不然胡子碎屑会飘得到处都是 。 在国际空间站里 , 刮胡子都用剃须刀片 , 在剃须刀的上下还有粘性物质 , 可以把刮下来的胡渣黏住防止乱飞 。 而想要剪头发的话 , 则是个团队合作的项目了 。 最早用的是剪刀和吸尘器 , 由别人帮忙 , 先把要剪掉的头发捏住 , 剪掉之后用吸尘器收集起来 。
之后有了专门的太空理发工具 , 把电推子和吸尘器结合在了一起 。 有了它之后 , 艺高人胆大的宇航员也能自己给自己理发了 。 至于刷牙这个小事 , 各国的航天部门也费了一番心思 。 比如说在国际空间站上 , 宇航员就配备了一种可以食用的牙膏 。 这种牙膏不会在刷牙的时候起沫 , 所以不用担心会乱飞 。
Tips:剃须刀是剃刮胡须的用具 。 属于自我服务型工具 , 多为成年男子使用 。 为了保证剃须效果 , 干电式剃须刀最好选择高性能碱性电池 。
想要刷牙的时候 , 先用吸管喝一口水 , 然后用嘴唇包住牙刷刷牙就行了 。 只不过 , 漱口水没有地方吐 , 只能咽进肚子里去 。 而牙刷的清洁也比较麻烦 , 需要挤一点水在牙刷的绒毛上 , 之后用毛巾擦干 。 不过这种刷牙的方式还是会有小水珠飞溅的问题 , 所以美国之后干脆开发了一种橡皮糖 , 让你嚼着解决刷牙的问题 。 而前苏联的做法就简单粗暴得多了 , 先用指头沾上水代替牙刷刷牙 , 之后再用毛巾擦干就行 。
宇航员回来是不是已经臭了?
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 尤其在航天技术发展的早期 , 体味都不算最大的麻烦 , 宇航员常常要和屎尿屁共存共荣 。 在早期 , 航天任务的时间不长 , 而且美苏争霸下只顾着刷新记录了 , 生活质量却一点都没提上去 。
Tips:人类的体味大多是皮脂腺分泌出来的脂肪酸的味道 , 所谓腋臭就是腋下皮脂腺分泌过多 , 和自主神经功能相关 。
比如说美国 , 最早发明了纸尿裤 , 就是为了让宇航员应急小便的 。 到了之后 , 才有了尿袋和屎带 , 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 而且一个太空舱的空间就这么大 , 你方便一下 , 全船上下都是一个味道 。 当然 , 飞船上也有活性炭空气过滤装置 , 所以除了方便的时候需要忍受一下之外 , 其他时候还是可以保持空气清新的 。 而且宇航员还有可以更换的贴身衣物 , 通常每过十天更换一次 , 味道也不算太大 。 不过 , 要是碰上一些意外情况 , 宇航员回来估计都成“屎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