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演讲稿:一盏常明的灯
前段时间 , 部里一直在组织学习方永刚精神专题教育, 为此我也要写一篇关于学习方永刚精神的演讲稿 。其实为方教授写点文字的想法早在听方教授事迹报告会的时候我就有了 。在听报告时 , 我和许多战友一样 , 眼里都含着泪 。方教授感人的事迹、朴实真诚的话语 , 让这种叫做眼泪的透明物质恣意流淌 。人 , 一旦感情的闸门被打开了 , 泅了水的思绪便不听使唤 , 时而杂乱无章时而清晰无比 。方教授在我脑海里 , 一会具体成一个激情四溢的人 , 一会又抽象成一尊精神的雕塑 。所以想写的东西太多 , 但是又不知从何写起 , 我的写作欲望在方教授澎湃的激情中难以定位 , 写了多个开头 , 设想过多种结尾 , 都被我否定 。多次的自我否定之后 , 我产生了顿悟 , 其实 , 与其这样设定和否定 , 不如从我的主观出发 , 顺着我的感动脉络 , 我相信真诚的力量一定会给在座的战友们一个说法的 , 就像方教授无怨无悔的信仰一样 。
信仰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 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 。方教授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 。所以 , 在与真理结伴而行的道路上 , 注定了他拥有平凡的伟大和伟大的平凡 。翻开他的人生字典 , 处处都充满了为这个信仰奋斗的痕迹 , 每一处都以特有的方式标识着他的信仰与追求 , 那么坚定 , 不容置疑 , 仿佛是一种本质的属性 。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一盏常明的灯】人们常说 , 成功的背后付出的是辛苦的汗水 , 而我认为方教授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心血 , 是为信仰甘愿抛洒的生命精血 。他一路走来 , 纵有鲜花芬芳四溢 , 总是无法拂淡昨夜通霄之后 , 那眉头上残留的让人心疼的一丝倦怠;纵有如潮掌声似海浪层层袭来 , 但掌声过后 , 他依旧淡然播散信仰的种子 。他始终都是以一个战士的冲锋姿态 , 燃烧着旺盛的激情 , 不知疲倦地盯着目标 , 守住自己的梦 。在执著的寻梦旅途中 ,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坚定的精神行者 , 哪怕病重转院时 , 他坚持不坐轮椅 , 军容严整走出病房 , 保持军人的威严姿态 , 保持着信仰的尊严;即使在与病魔作坚决斗争时 , 他也不忘刮刮脸 , 剃剃胡须 , 以保持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整洁 。
有一个镜头 , 看过之后我一直无法忘记 。1997年 , 方教授出了车祸 , 他躺在床上108天 , 看了43本书 , 写了30万字的专著 。当时 , 他的脖子被固定了 , 只能是用手举着书 , 而且肉体的病痛还时时侵扰 。我们很容易去模仿当时的情景 , 但是 , 我们把感情到的是手臂酸的痛 , 痛的苦 , 却无法感受那种超脱肉体、超越病痛的精神愉悦 。那一个个美丽的方块字 , 在他眼中是一个个穿越苍茫抵达信仰陈地的有力武器 。所以 , 他紧紧抓住他的武器如同一个战士紧紧握住手中的钢枪一样 , 保持着一触即发的战斗姿势 , 在剑拔弩张的心理攻防中 , 摆脱束缚 , 跟上信仰的节拍 。所以 , 他的潜能汩汩而出 , 把同样的24小时浇灌成不同的一天 , 让一样的 365天变成了不寻常的一年 。宣讲1000多次、13部300多万字的专著、100多篇论文、200%的教学任务完成量、8项国家和军队课题......这一连串的数字把他的信仰的密度刻画的淋漓尽致.
推荐阅读
- 奥巴马演讲稿读后感
-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 小桔灯读后感
-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 点一盏心灯|《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 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演讲稿
-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三篇
- 感恩节诗歌
- 重阳节的演讲稿|重阳节演讲稿
- 诗歌朗诵稿|八一建军节87周年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