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读书笔记( 四 )


我认为要让灵魂独自走上这条朝圣路需要相当的运气,也可以将其称为天意 。幸运的人很快就会发现那条对于自己来说正确的路,运气差点的就只能一边鼓舞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一边继续尝试了 。但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应该是他们孩童时期的引导者,尤其是父母 。对于对这个尘世还一无所知的孩子,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一个明智成功的父母也许会首先考虑遗传因素,然后将其与孩子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再给孩子指出一条比较接近理想的道路,让他们少了许多或许不必要的尝试,从而缩短了实现理想的时间 。然而拥有这样的父母归根结底也是好运气的一种 。
人生短暂,白衣苍狗,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会在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的抉择的纠缠中度过 。但这种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就好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哪怕最终得不到俗世的认可 。
许多年来,也曾试探着走过几条路,但都浅尝辄止,最终无功而返 。许多年后,每当想起那些最宝贵的童年时光,我都会问自己,如果当时坚持下来了,那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但那只是如果,但人生没有如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的,我发现我开始疲于尝试,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到了这样一个注定会茫然的年龄 。我觉得我的周围除了一片迷茫什么也看不见,我觉得我失去了一切,我觉得我彻彻底底的迷路了 。虽然一直牢记着这样的话: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虽然也看见别人这样写到过:你不会找到路,直到你迷路的那一天 。
“式微、式微,胡不归?可是我连回去的路都记不得了 。此时的我已深陷堕落的泥潭,在痛苦迷茫之间苦苦挣扎,dota成了我的麻醉剂,让我还可以沉醉在为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妄想着有一天能将dota作为自己的职业 。尽管我深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
有些爱好不能称之为爱好,这一点直至今日我才渐渐懂得 。一眼能看到终点的路我们不要去走,明知是徒劳无功的事不要去做 。大二寒假在没日没夜苦练dota的休息间隙,我完整的读完了一本《心经述议笔录》 。在开学的前一晚我鬼使神差的在qq上发了个状态:再见,dota 。于是直到今天我没再打过一次dota,这是近几年来我觉得挺神奇的一件事 。但是那段有dota陪伴的日子,却是一段幸福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时光 。记得那时我会赋予其中每一个人物特殊的意义,让他们栩栩如生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我甚至一度爱它如恋人 。时至今日,我也时常会想起它,想那些静静躺在文件夹里的replay记录我一次次的“辉煌”,想念我最喜欢的奈门摩尔 。
从《心经》开始逐渐重拾读书的爱好 。心里的那份负罪感和躁动也随之慢慢的平息下来 。但四周还是一片雾茫茫,迷茫依旧没有散去 。佛法接触了一些,但除了让我平静下来,并没有为我拨开迷雾 。在旅行早已成为陈词滥调的今天,我开始偶尔出去走走,因为觉得这20年来自己实在太闭塞了 。不奢求也不相信什么“间隔年”,我只是想走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