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三 )


从此,汤姆落到了一个极端凶残的红河种植场的奴隶主莱格利手中 。汤姆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仍然没有想到要为自己找一条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着做一个正直人的原则 。这个种植场的两个女奴为了求生,决定逃跑,她们躲藏起来 。莱格利怀疑汤姆帮助她们逃走,把汤姆捆绑起来,鞭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 。但是汤姆最后依旧没有表现出他对奴隶主的反抗,什么都没有说 。
在汤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过去的主人,谢尔比的儿子乔治·谢尔比赶来赎买汤姆,但是汤姆已经无法接受他过去的小主人的迟来的援手,他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 。乔治·谢尔比狠狠地一拳把莱格利打翻在地,埋葬了汤姆 。回到家乡肯塔基后,小谢尔比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并对他们说:你们每次看见汤姆大叔的小屋,就应该联想起你们的自由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三)
斯托夫人并不是一位职业作家,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之后也未曾见过新作,然而仅此一本书就足以让她赢得终身荣耀并载入史册 。林肯总统的评价是这样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直接导制了南北战争 。虽然有些夸张,但并非虚言 。这部小说流传广泛,极大鼓舞了南方奴隶的反抗情绪,也坚定了北方领导人的信心 。它的影响已不只停留在纯文学方面,而是更多的涉及到人文主义,涉及到政治时局 。
或许她的初衷就并不是写文字,当作家消遣,或者谋生 。因为她并不擅长文字表达,一切源自于她伟大的同情心 。当她亲历了南方奴隶种植园后,便毅然拿起纸笔,将所见所闻用小说故事在报纸上连载 。
多数人未曾见过黑奴,对黑奴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口口相传和自己的想象中 。()突然黑奴的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人们给予的已不仅仅是关注,同情 。
其实这部小说从故事情节上讲并没有多么扣人心弦,换个角度,如果这本书放在今天出版,其影响力说不定连红火一时的网络小说都不如,正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敏感题推出,产生了裂变效应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 。铁肩担道义,敢于站出来为千里之外的黑人同胞们讲话,据传闻讲,她也曾被跟踪或者是密谋暗杀 。上帝总是垂青于为人类做好事的人,斯托夫人安然无恙 。
总之,这本小说逢时而盛,却不能将功劳归于时运,还是那句话,一切源自于她伟大的同情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