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手的成语有哪些|带手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带手的成语及解释
词目: 洗手不干
发音: xǐshǒubùgàn
近义词: 改邪归正、洗心革面
反义词: 死不悔改、执迷不悟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做过的事不再干了
释义: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 , 后来洗手不干 , 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 。”
词目: 心狠手毒
发音: xīnhěnshǒudú
释义: 犹言心狠手辣 。心肠凶狠 , 手段毒辣 。
词目: 束手束脚
发音: shùshǒushùjiǎo
近义词: 束手缚脚、束手束足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 , 不敢放手去做
释义: 捆住手脚 。比喻做事过分小心 , 不敢放手去做 。
词目: 手无寸刃
发音: shǒuwúcùnrèn
释义: 指手里一点武器都没有 。
词目: 热可炙手
发音: rèkězhìshǒu
释义: 火热可以灼手 。比喻权势显赫 。同“炙手可热” 。
出处: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安乐公主 , 上之季妹也 。附会韦氏 , 热可炙手 , 道路惧焉 。”
词目: 捩手覆羹
发音: lièshǒufùgēng

释义: 指手一动就把羹倒翻 。比喻动辄闯祸 。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 , 私立名字 , 捩手覆羹 , 转喉触讳 。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 , 皆子之志也 。”
词目: 额手相庆
发音: éshǒuxiāngqìng
释义: 把手放在额上 , 表示庆幸 。同“额手称庆” 。
出处: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 , 邻里喧哗 , 挤庭下几满 。喜极入告 , 额手相庆 。”
示例: 不抵抗将军下台 , 上峰易人 , 我士兵莫不~ 。
★鲁迅《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
词目: 一朝权在手 , 便把令来行
发音: yīzhāoquánzàishǒu , biànbǎlìngláixíng
释义: 一旦掌了权 , 就发号施令 , 指手画脚 。
出处: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 , 便把令来行  , 大小三军 , 听吾命令 。”
词目: 心手相应
发音: xīnshǒuxiāngyìng
近义词: 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反义词: 手不应心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释义: 形容手法熟练 , 心里怎么想 , 手就怎么做 。
出处: 《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 , 心手相应 , 巧逾杜度 , 美过崔寔 , 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