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例句|含三的成语177个,带解释例句( 七 )
成语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
三灾八难sānzāibānàn成语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 。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作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去装裹,岂不忌讳 。”
三战三北sānzhānsānběi成语解释:北:败逃 。打三仗,败三次 。形容屡战屡败 。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吴师大北 。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 。又郊败之 。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
例句:待彼三战三北余,试我七纵七擒计 。(清·黄遵宪《度辽将军歌》)
三分鼎足sānfēndǐngzú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三旨相公sānzhǐxiànggōng成语解释: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成语出处:《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
三足鼎立sānzúdǐnglì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三纲五常sāngāngwǔcháng成语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
成语出处:《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
例句: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挑三拣四tiāosānjiǎnsì成语解释:形容过分地挑剔 。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
推三阻四tuīsānzǔsì成语解释:找各种借口推托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我如今并不推三阻四,任哥哥自主之 。”
网开三面wǎngkāisānmiàn成语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 。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
九流三教jiǔliúsānjiào成语解释: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 。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
成语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
推荐阅读
- 稻草人含羞草读后感
- 成语故事读后感400字
- 蕴含人生哲理的格言
- 黄继光|《黄继光》读后感
- 成语故事有哪些|成语故事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之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 绿野仙踪读后感|《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
- 读伟大的悲剧有感|读《尊严的含金量》有感
- 十二生肖四字成语|《十二生肖》读后感600字
- 读成语故事有感|读《老夫子成语趣学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