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例句|含兔的成语21个,带解释例句
狐死兔泣húsǐtùqì成语解释: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成语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龟毛兔角guīmáotùjiǎo成语解释: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 。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
例句:龟毛兔角,岂是有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惊猿脱兔jīngyuántuōtù成语解释: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 。形容迅速奔逃 。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
动如脱兔dòngrútuōtù成语解释:比喻行动敏捷 。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例句: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见兔顾犬jiàntùgùquǎn成语解释: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 。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
狡兔三窟jiǎotùsānkū成语解释: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
例句:见柴曰:“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
狐兔之悲hútùzhībēi成语解释: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犬兔俱毙quāntùjǜbì成语解释: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shǒurúchǔnǚ,chūrútuōtù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推荐阅读
- 成语故事读后感400字
- 成语故事有哪些|成语故事读后感
- 十二生肖四字成语|《十二生肖》读后感600字
- 读成语故事有感|读《老夫子成语趣学堂》有感
- 含掌的成语13个,带解释例句
- 含张的成语41个,带解释例句
- 含章的成语30个,带解释例句
- 含斩的成语12个,带解释例句
- 含展的成语7个,带解释例句
- 含栈的成语5个,带解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