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例句|含牛的成语61个,带解释例句( 六 )


问牛知马wènniúzhīmǎ成语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成语出处:《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
蜗行牛步wōxíngniúbù成语解释:蜗牛爬行,老牛慢走 。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卖剑买牛màijiànmǎiniú成语解释: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成语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
例句: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 。(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
犀牛望月xīniúwàngyuè成语解释: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成语出处:《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 。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猕猴骑土牛míhóuqítǔniú成语解释: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
一牛九锁yīniújiǔsuǒ成语解释:比喻无法解脱 。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以羊易牛yǐyángyìniú成语解释:易:更换 。用羊来替换牛 。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例句: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争猫丢牛zhēngmāodiūniú成语解释:比喻贪小失大 。
执牛耳zhíniúěr成语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 。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钻牛角尖zuānniújiǎojiān成语解释: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
例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老舍《神拳》第三幕)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nìngwéijīkǒu,bùwéiniúhòu成语解释:牛后:牛的肛门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成语出处:《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例句:俗谚云:“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羞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