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蛇的成语|含蛇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 三 )


成语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 , 左盘右蹙旭惊电 。”
例句: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 , 笔走龙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飞鸟惊蛇fēiniǎojīngshé成语解释:像飞鸟入林 , 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 。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
成语出处:《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 , 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 , 惊蛇入草 。’”
牛鬼蛇神niúguǐshéshén成语解释:牛头的鬼 , 蛇身的神 。原形容虚幻怪诞 。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
成语出处: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 , 牛鬼蛇神 , 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
强龙不压地头蛇qiánglóngbùyādìtóushé成语解释: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
人心不足蛇吞象rénxīnbùzúshétūnxiàng成语解释:比喻人贪心不足 , 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 , 三岁而出其骨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 , 厥大何如?”
例句: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 , 世事到头螳捕蝉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三蛇七鼠sānshéqīshǔ成语解释: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 , 三蛇七鼠 。”
蛇化为龙 , 不变其文shéhuàwéilóng , bùbiànqíwén成语解释: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 , 实质还是一样 。
成语出处:《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 , 不变其文;家化为国 , 不变其姓 。”
蛇口蜂针shékǒufēngzhēn成语解释: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
蛇蝎为心shéxiēwéixīn成语解释: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 。形容心肠狠毒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 , 不似恁般毒害 。”
蛇欲吞象shéyùtūnxiàng成语解释:蛇想吞下大象 。比喻贪欲极大 。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 , 三岁而出其骨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 , 厥大何如?”
贪蛇忘尾tānshéwàngwěi成语解释: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
成语出处: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 , 必忘其尾 。”
为虺弗摧 , 为蛇若何wéihuǐfúcuī , wéishéruòhé成语解释:虺:小蛇;弗:不;摧:消灭 。小蛇不打死 , 大了就难办 。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 , 必有后患 。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 , 四方归之;年谷时熟 , 日长炎炎 , 及吾犹可以战也 。为虺弗摧 , 为蛇将若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