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例句|形容不安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不安的成语48个( 二 )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 。”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
风雨飘摇fēngyǔpiāoyáo成语解释:飘摇:飘荡 。在风雨中飘荡不定 。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
例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 。(郭沫若《学生时代·芭蕉花》)
局促不安júcùbùān成语解释:局促:拘束 。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 。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
例句:只见文老爷会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很觉得局促不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
芒刺在背mángcìzàibèi成语解释:芒刺:细刺 。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
例句:现在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犹如芒刺在背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乱世英雄luànshìyīngxióng成语解释: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 。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 。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
漂蓬断梗piāopéngduàngěng成语解释: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
浮踪浪迹fúzōnglàngjì成语解释:浮:飘浮;浪:流浪 。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 。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
惴惴不安zhuìzhuìbùān成语解释: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
例句: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 。(欧阳山《苦斗》六七)
坐不安席zuòbùānxí成语解释:席:坐席 。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 。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
七上八下qīshàngbāxià成语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