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知识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知识的成语50个( 二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 , 岂识村野匹夫 。’”
不辨菽麦bùbiànshūmài成语解释:菽:豆子 。分不清哪是豆子 , 哪是麦子 。形容愚笨无知 。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 , 不能辨菽麦 , 故不可立 。”
例句: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郭沫若《银杏》)
不识不知bùshíbùzhī成语解释:没有多少知识 。旧喻民风淳朴 。
成语出处:《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 , 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 , 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 , 顺帝之则 。’”
例句:然尝闻尧舜之世 , 十日一风 , 五日一雨 , 百姓耕田而食 , 凿井而饮 , 所谓“不识不知 , 顺帝之则”是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师道尊严shīdàozūnyán成语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 , 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 , 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 ,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二把刀èrbǎdāo成语解释: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
例句: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 , 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九)
伏地圣人fúdìshèngrén成语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
贪多务得tānduōwùdé成语解释:贪:求多;务:务必 。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 。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 , 细大不捐 。”
例句:而泛观古人之文 , 则又博而寡要 , 且惧夫贪多务得 , 而遂溺于文 。(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格物致知géwùzhìzhī成语解释: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 , 从而获得知识 。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 物格而后知至 。”
例句: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 , 中国非不尔云也 , 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五谷不分wǔgǔbùfēn成语解释: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 , 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 , 缺乏生产知识 。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五谷不分 , 孰为夫子?”
例句: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
秀才不出门 , 全知天下事xiùcáibùchūmén , quánzhītiānxiàshì成语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 , 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