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避的成语17个,带解释例句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bì qí ruì qì,jī qí duò guī成语解释: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
避而不谈bì ér bù tán成语解释:躲避开而不肯说 。指有意回避事实 。
例句:尖锐的矛盾,避而不谈,或加水冲淡了 。(徐迟《一九五六年〈特写选〉序言》)
避坑落井bì kēng luò jǐng成语解释: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 。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
成语出处:《晋书·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 。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成语解释: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 。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
成语出处: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
例句:年轻人应勇于挑重担,而不应避重就轻 。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ě成语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例句: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避实击虚bì shí jī xū成语解释: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 。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
成语出处:《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避实就虚bì shí jiù xū成语解释: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 。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
成语出处:《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例句:但执笔之际,避实就虚,顾彼忌此,实在气闷 。(鲁迅《致台静农》)
避世绝俗bì shì jué sú成语解释: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 。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 。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 。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
成语出处:《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 。”《晋书·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
避凶趋吉bì xiōng qū jí成语解释: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
成语出处:宋·王观国《学林·诗卜》:“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
避害就利bì hài jiù lì成语解释:就:接近、走向 。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
成语出处:《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
不避斧钺bù bì fǔ yuè成语解释:斧钺:古代的兵器 。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 。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