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唇的成语26个,带解释例句( 二 )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例句: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
反唇相讥fǎnchúnxiāngjī成语解释:反唇:回嘴、顶嘴 。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例句:济渡满不买帐,反唇相讥:“皇上信得过我,干您哪一条?”(华而实《汉衣冠》七)
反唇相稽fǎnchúnxiāngjī成语解释: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 。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 。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例句:语侵妇,妇反唇相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
辅车唇齿fǔchēchúnchǐ成语解释:辅:嘴旁颊骨 。车:牙床,即牙床骨 。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 。指相互依存的双方 。
成语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膏唇试舌gāochúnshìshé成语解释: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 。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
成语出处:《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
共为唇齿gòngwéichúnchǐ成语解释:比喻互相辅助 。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
鼓唇弄舌gǔchúnnòngshé成语解释:鼓:拨动,振动 。振动嘴唇,拨弄舌头 。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且言贼非真,器械自所制也 。”
口燥唇干kǒuzàochúngān成语解释:口腔和嘴唇都干了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驴唇不对马嘴lǘchúnbùduìmǎzuǐ成语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例句: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
舌敝唇焦shébìchúnjiāo成语解释:敝:破碎;焦:干枯 。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 。形容费尽了唇舌 。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
例句: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挡不住 。(鲁迅《彷徨·孤独者》)
唇枪舌剑chúnqiāngshé jiàn成语解释:舌如剑,唇象枪 。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