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待的成语47个,带解释例句( 三 )


例句:他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
翘足而待qiáozúérdài成语解释:踮起脚等待 。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
例句: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 。(《后汉书·陈球传》)
扫榻以待sǎotàyǐdài成语解释:榻:床 。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 。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
成语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 。”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
待时而动dàishíérdòng成语解释: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例句:昭王深自韬晦,养兵恤民,待时而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拭目而待shìmùérdài成语解释:拭:擦;待:等待 。擦亮眼睛等着瞧 。形容期望很迫切 。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成语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
例句:朝廷旧臣,册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待时守分dàishíshǒufèn成语解释: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 。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mùxiāng dài成语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例句:(蔡元培)对于鲁迅始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
藏器待时cángqìdàishí成语解释:器:用具,引伸为才能 。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例句:李如真四月二十六日书到黄安,知兄已到家,藏器待时,最喜最喜 。(明·李贽《续焚书·与焦弱侯》)
束手待毙shùshǒudàibì成语解释:毙:死 。捆起手来等死 。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刮目相待guāmùxiāngdài成语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虚位以待xūwèiyǐdài成语解释:留着位置等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