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得的成语132个,带解释例句( 四 )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 。”
例句:彼以武力为后盾 , 我以公理为前驱 ,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
志得意满zhìdéyìmǎn成语解释:志向实现 , 心满意足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 , 自繇自主 , 要另立个铺排 , 把张家来出景 , 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 , 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 。”
例句:不料那吴佩孚正在志得意满之时 , 越发做作得厉害 , 只回了四个大字:“交叶开鑫 。”(陈立德《前驱》七)
自业自得zìyèzìdé成语解释:业:造作;得:获得 , 取得 。佛家语 , 指自作自受 。
成语出处:《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 , 众生皆如是 。”
得陇望蜀délǒngwàngshǔ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 , 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
成语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 , 既平陇 , 复望蜀 , 每一发兵 , 头鬓为白 。”
例句:我很希望兄有空 , 再画几幅 , 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得其三昧déqísānmèi成语解释:三昧:梵语 , 意为正定 。排除一切杂念 , 使心神平静 , 专心致志 , 达到悟境 。引申为诀窍或精义 。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 , 熟知精义 。
成语出处: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
得其所哉déqísuǒzāi成语解释:所:处所 , 环境 。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 。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 , 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校人烹之 , 反命曰:‘始舍之 , 圉圉焉;小则洋洋焉 , 攸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不得善终bùdéshànzhōng成语解释:善终:正常死亡 。指人不得好死 。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得人者昌 , 失人者亡dérénzhěchāng, shīrénzhěwáng成语解释:人:指人心 。得人心的就能兴隆 , 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
成语出处: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 , 昔其臣也 , 公实弃之;兵于汉者 , 亦其将也 , 公不庸之 。故曰:‘得人者昌 , 失人者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