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底的成语18个,带解释例句( 二 )


海底捞月hǎidǐlāoyuè成语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成语出处: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例句: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底捞月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伊于胡底yīyúhúdǐ成语解释: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 。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海底捞针hǎidǐlāozhēn成语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根针 。形容很难找到 。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
例句: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海枯见底hǎikūjiàndǐ成语解释:海枯:海水干涸 。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 。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
成语出处: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
打破沙锅问到底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成语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