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敌的成语31个,带解释例句( 二 )


成语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
隐若敌国yǐnruòdíguó成语解释: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 。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
成语出处:《史记·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 。’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
临敌易将líndíyìjiàng成语解释:易:改变,变换 。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 。
成语出处:《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
卵石不敌luǎnshíbùdí成语解释: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 。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
如临大敌rúlíndàdí成语解释:临:面临 。好象面对着强大的敌人 。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到了抚院,又碰了止辕,衙门里扎了许多兵,如临大敌 。”
例句:他们全副武装地散开,如临大敌 。
三拳不敌四手sānquánbù dí sì shǒu成语解释: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
杀敌致果shādízhìguǒ成语解释: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 。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
例句: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
克敌制胜kèdízhìshèng成语解释: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
成语出处:《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
例句: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所向无敌suǒxiàngwúdí成语解释:敌:抵挡 。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 。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
例句:我自起兵以来,所向无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五回)
力敌千钧lìdíqiānjūn成语解释: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 。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上》:“良乐轶能于相,驭乌获抗力于千钧 。”
同仇敌忾tóngchóudíkài成语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 。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