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 四 )


例句:及入宫庭,见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四海鼎沸sìhǎidǐngfèi成语解释: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 。形容天下大乱 。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 。”《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
调和鼎鼐tiáohédǐngnài成语解释: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 。于鼎鼐中调味 。比喻处理国家大事 。多指宰相职责 。
成语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例句: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言重九鼎yánzhòngjiǔdǐng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成语出处: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革故鼎新gégùdǐngxīn成语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 。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例句: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革故鼎新,当有一番佳境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回)
鼎鼎大名dǐngdǐngdàmíng成语解释:形容名气很大 。
九鼎不足为重jiǔdǐngbùzúwéizhòng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成语出处: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拔山扛鼎báshāngāngdǐng成语解释:扛:双手举起 。拔起大山,举起重鼎 。形容力气很大 。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例句: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