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读的成语18个,带解释例句( 二 )


【含读的成语18个,带解释例句】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
读书三到dúshūsāndào成语解释: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
成语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
徒读父书túdúfùshū成语解释: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 。白读父亲的兵书 。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
例句: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读书三余dúshūsānyú成语解释: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
映月读书yìngyuèdúshū成语解释: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
成语出处:《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
折节读书zhéjiédúshū成语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成语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
例句:四十年,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 。尔来折节读书 。(唐·吴竞《开元升平源》)
百读不厌bǎidúbùyàn成语解释:厌:厌烦,厌倦 。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例句:《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等,都是令人百读不厌的古典文学名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