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断的成语65个,带解释例句( 三 )


决断如流juéduànrúliú成语解释:决策、断事犹如流水 。形容决策迅速、顺畅 。
成语出处:《周书·裴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
断墨残楮duànmòcánchǔ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题俞紫芝急救章》:“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遂与仲温并驱 。”
断长续短duànchāngxùduǎn成语解释:续:接、补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 。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
成语出处:《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
清官能断家务事qīngguānnánduànjiāwùshì成语解释: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断无此理duànwúcǐlǐ成语解释:断:绝对,一定 。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例句: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断线风筝duànxiànfēngzhēng成语解释:象放上天断了线的风筝一样 。比喻一去不回来的人或东西 。
例句:去了多时,约摸四更天气,却似石沉沧海,断线风筝,不见回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雄鸡断尾xióngjīduànwěi成语解释:断尾:断去尾巴 。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 。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 。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
断袖之癖duànxiùzhīpǐ成语解释: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 。
成语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 。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
断根绝种duàngēnjuézhǒng成语解释: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命,斩灭尸形,断根绝种,勿得飞扬 。”
断章取义duànzhāngqǔ yì成语解释: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例句: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断章摘句duànzhāngzhāijù成语解释:裁断章节,取缀成文 。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