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肤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11个,带解释例句

剥肤之痛bō fū zhī tòng【含肤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11个,带解释例句】成语解释:剥:剥去 。肤:皮肤 。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
成语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
肤皮潦草fū pǐ liǎo cǎo成语解释: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肤受之诉fū shòu zhī sù成语解释: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例句: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诉”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肤受之言fū shòu zhī yán成语解释:肤:肤浅;受:感受 。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 。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
附肤落毛fù fū luò máo成语解释: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
成语出处:晋·范亨《燕书》:“恪大笑 。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 。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
末学肤受mò xué fū shòu成语解释: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
成语出处:汉·张衡《东都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
切肤之痛qiè fū zhī tòng成语解释:切肤:切身,亲身 。亲身经受的痛苦 。比喻感受深切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受万罪于公门,竞属切肤之痛 。”
例句: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切肤之痛 。
身体发肤shēn tǐ fà fū成语解释: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体无完肤tǐ wú wán fū成语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 。形容遍体都是伤 。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
例句: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
凶喘肤汗xiōng chuǎn fū hàn成语解释:形容疲乏到极点 。
成语出处:《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
剥床及肤bō chuáng jí fū成语解释: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 。原指损害及于肌肤 。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成语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
例句: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宋·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