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征文|世界水日节约用水初中生征文( 三 )


世界水日节约用水初中生征文
世间错落的纠葛/在百转千回的文字里/宛如无限生长的藤蔓/依稀旧梦,光影流年/幽幽梦回/与岁月有染/邂逅,是一场美丽的意外/默然,相遇/寂静,欢颜 。——题记 梦中,来到我那充满乡土风情的家乡,情意绵长的流水,那夜色萤火下的小草屋时时牵引着我 。千回百转,那如水的月色倾泻在褪了色的朱栏上 。我深爱着你,我的家乡,深爱着你的每一寸肌肤 。雨中,清婉的乐声从青瓦片到石板路,徘徊低语 。屋后的竹林,凝在叶尖上的晨露,打开双手,与你亲密拥抱,我欢欣而沉醉在其中 。我爱你,深爱着你的所有 。你挣脱了我的手,你飞快地跑了,你让我惊醒,我试图找寻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当我再次找到你时,不知梦中的那些净土是否依旧 。紫色苜蓿花,麦穗和土拨鼠,只剩你们相依为命,旁边的泥土一年年被翻新 。曾经梦中的小桥流水已不再依旧,林间小道已不再依旧,取而代之的却是高速公路 。车水马龙,拽着呼啸的风尘颠沛流离 。水明显污浊了,快餐盒、糖纸是它彩色的装点 。褪了色的栏杆已被重新粉刷,红艳得如同满街的红灯笼,浓浓的油漆味,刺人鼻儿 。不远处,还扔着几只油漆桶,桶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零食袋发腐味 。夜间,月光斑驳地洒在地上,行人走过那曾经肥沃的土地 。我心疼,心疼她的每一寸肌肤 。亭子下新修了几个大理石凳子,有人坐在上面打牌或谈天 。可是那静谧的氛围已不再 。你曾经是我最爱的人,而如今呢?老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别墅,小桥流水、林间小道取而代之的是车水马龙的喧嚣和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 。那一切已不复存在 。当年那座薄暮中的山峰,涂着炊烟的记忆,小村像块旧布丁,刚好缝补了大山的缺口,一块碎云,铺成蓝天的絮语 。而今,恶劣的环境污染,喧嚣的生活 。虚伪 。能不能再次回到梦中,脱下尘埃,脱下疲惫,披上清风,戴上露水,寻条幽径,和月光一起散步?我想,这是奢侈吧 。下雨了,青石板、青瓦片上的乐声多了一份肮脏、造作,叫人反胃 。污浊!流年似水,来时的你已不见 。我宁愿沉睡与梦中,与你相伴,细语 。
世界水日节约用水初中生征文
静光韶好,日流锦彩,天降清流 。啊!推动这清流的,必是那源头;素裹凝铺,琉璃五透,水的遐思,它似止又续,汩汩滔滔 。——前记 我拥挤的书柜的角落,静静的站着一个琥珀色的玻璃瓶 。瓶颈与瓶塞的接缝紧紧地缠上了黑色胶带 。无论侧倾还是倒置,滴水不漏 。书柜摆设的格局几经变动,它依然固守着属于它的一隅,就连瓶身上经年的积尘也不曾被拂去——它就是这样无声的存在着 。阳光偶尔在我开启书柜的下午泄进来,却也照不亮这一角 。瓶子只是微弱地发着幽怨的光 。瓶中只是水,从不流动,是死水 。已忘记是哪一年,我去了楠溪江畔的苍山尖 。无论我们山下是怎样的温暖如春,那亘古不化的山顶也总是闪动着晶莹的雪光 。冰雪在此顽固地盘踞着,散发出骄傲、凛冽的寒气 。俨然高高在上,不可登攀 。坐在山脚下民居的屋顶,仰望云山雾罩的顶峰,心中想着龙母娘娘,实在难怪当地人称之为圣山 。山脚下潺潺流过雪融的山水,那水顺着苍山尖的脉络绵延下行,流淌到山下那仿佛神仙庇佑的城镇 。山脚的青石上流过冰凉的水,这纯粹的水 。蹲下身来,苍山尖冰清玉洁的精髓似乎就此流入凡间 。于是我在当地的店铺买来了一个瓶子 。琥珀色,正如它所要盛的水,抽象而精神 。我把瓶子放入山水流淌的沟渠,山水自由地填满瓶子 。塞上瓶塞瓶中的水在阳光下明媚地一闪,直似天山顶峰的雪莲,千年的一眨眼 。回到住宿的民居,我在餐桌上兴奋地炫耀我的战利品 。随行的向导听说我五行缺水,就多我说带着雪水回家,苍山尖的灵气会保佑我 。只是这时,屋主老人嘟哝了一句方言,独自走出房子 。向导后来告诉我,老人说:“属于楠溪的,就走不出楠溪 。” 之后就匆匆离开 。一路上,瓶子都被我紧紧握住 。一路上为瓶子,原本上车就睡的我一路小心翼翼地护着它、不敢睡,虽如此,但心里满是凯旋般的喜悦 。山水好像真是我劳动的果实,我应得的犒赏 。然而走下车来,重逢上塘的阳光,我却失去了在苍山尖脚下城镇时廓然无累的痛快 。耳边是车马塞途的喧嚣,眼前是纷至沓来的学业,我的心情也低落起来,全不似在苍山尖脚下民居的屋顶那与世无争的轻松 。阳光从云层中挣脱出来,依然忠诚地照亮大地,却只是勉强的温热 。瓶中的水像是水土不服,瓶子的琥珀色也不再通透 。到家了,瓶子被我放在书桌一角 。起初我还拿起来看看,但那水只是不温不火地波动着,一副慵懒模样 。学业日重,便无暇理它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就立在书柜鲜见阳光的一角 。一转眼,我几年没有碰它 。直到在又一个午后打开书柜,我忽然看到瓶子 。我终于又想起它的存在 。我小心地捧出瓶子,多年未拭的积尘已难除去 。我晃动瓶子,水不情愿地动一动,又恢复它几年的平静 。对着阳光,琥珀色更加浑浊,阳光下发出无奈、幽怨的光 。竟是如此人格 。我叹一口气 。原来我从不曾明白我们人类究竟该珍惜什么 。是日益膨胀的所谓“现代化”,抑或是雪融的山水 。直至那一个午后,我才恍悟:瓶子里的水,终究只属于那片土地 。水难免蒸发着,或许它的水汽会跟随它的魂魄,回到苍山尖之巅,属于它的地方……可是我们呢?亲爱的同胞们,我们把我们的“家”——楠溪江毁了,又该何去何从呢?世界水日节约用水初中生征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