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 字如其人,唐寅这幅行书妙不可言!


唐伯虎 字如其人,唐寅这幅行书妙不可言!
文章图片

唐伯虎 字如其人,唐寅这幅行书妙不可言!
文章图片

唐伯虎 字如其人,唐寅这幅行书妙不可言!
文章图片

唐伯虎 字如其人,唐寅这幅行书妙不可言!
文章图片


唐寅《饮中八仙歌》
释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 , 眼花落井水底眠 。
汝阳三斗始朝天 , 道逢曲车口流涎 ,
恨不移封向酒泉 。 左相日兴费万钱 ,
饮如长鲸吸百川 , 衔杯乐圣称避贤 。
宗之萧洒美少年 , 举觞白眼望青天 ,
【唐伯虎|字如其人,唐寅这幅行书妙不可言!】皎如玉树临风前 。 苏晋长斋绣佛前 ,
醉中往往爱逃禅 。 李白一斗诗百篇 ,
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 ,
自称臣是酒中仙 。 张旭三杯草圣传 ,
脱帽露顶王公前 , 挥毫落纸如云烟 。
焦遂五斗方卓然 , 高谈雄辩惊四筵 。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 , 又字子畏 , 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 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 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 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 唐寅曾祖父起 , 世代在苏州经商 , 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 , 熟读《四书五经》 , 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 。 喜爱绘画 , 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 , 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 16岁时参加童生试 , 经县试、府试、院试 , 高中第一名案首 。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 , 又中第一名解元 。 次年 , 唐寅进京会试 , 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 , 贬谪往浙江为吏 。 唐寅耻不就官 , 归家后纵酒浇愁 , 傲世不羁 。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 。 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 唐寅擅画山水 , 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 。 “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 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 。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 明正德四年(1509年) , 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 , 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 , 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 。 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 , 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 唐寅晚年 , 精神空虚 , “皈心佛乘 , 自号六如” , 思想趋向解脱颓唐 , 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 。 明嘉靖二年(1523年) , 唐寅去世 , 享年54岁 。 唐寅墓位于虎丘区 , 经整修 , 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 , 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 , 仕女画登峰造极 , 故被后人误解 , 留传许多风流传说 , 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 。 其实他坎坷一生 , 贫困凄苦 。 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
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 , 但天分也极高 。 他的书风不离赵孟頫的影子 , 故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 , 差薄弱耳 。 ”其实 , 唐寅的书法与绘画一样 , 均注意广涉诸家、融会贯通 , 面貌也很多样 , 只是享年不永 , 尚未达到“通会之际 , 人书俱老”之境界 。 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 , 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 , 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 , 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 。 大体上说 , 其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 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 , 他居住家乡苏州 , 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 , 甚受文氏影响 , 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 , 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 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 , 均结体端丽 , 用笔秀润 , 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 , 就极似文征明 。 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 , 唐寅科场被黜 , 妻子离异 , 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 , 其时书法上追唐人 , 力求规范 , 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 , 用笔凝重 , 圆硕多肉 , 结体偏于长方 , 雄强茂密 , 点画横细竖粗 , 并吸纳隶法 , 横笔收尾似“蚕头” , 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 , 极富力度 , 如唐寅作于弘治乙丑(1505年)36岁时的《落花诗册》 。 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 , 唐寅正值壮年 , 居住在世外桃源的桃花庵 , 专心从事自由自在的诗文书画创作 , 生活自得 , 创作也达到顶峰 。 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 , 并上追唐代李邕 , 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 , 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 , 并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 , 于秀润中见遒劲 , 端美中见灵动 。 这类风格作品甚多 , 如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37岁的《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0余岁的《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和《行书三绝卷》(丁念先藏)等作品 , 均呈赵孟頫与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 第四时期是46岁至54岁去世 , 已属唐寅晚年 , 自45岁从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 , 他进一步看透了世事 , 思想更加消沉 , 行为也更颓放 , 书法亦变为率意 , 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 , 用笔迅捷而劲健 , 沉着而痛快 , 八面出锋 , 率真自如 , 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 , 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 , 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神机流走的境地 。 代表作品有50岁以后作的《西洲话旧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看泉听风图轴》(南京博物院藏)上款题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