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骨的成语75个,带解释例句( 七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例句:积数日,鸡骨支床,较前尤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寄生》)
泽及枯骨zéjíkūgǔ成语解释: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 。恩泽及于死者 。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例句: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粘皮带骨zhānpídàigǔ成语解释: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
至亲骨肉zhìqīngǔròu成语解释:关系最近的亲人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除是至亲骨肉,缓和疼痛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
刻骨仇恨kègǔchóuhèn成语解释: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
例句:战士们热血沸腾,跃出战壕,怀着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杀声震天,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白刃格斗 。(穆欣《北线凯歌》三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zhūménjiǔròuchòu,lùyǒudòngsǐgǔ成语解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
成语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刻骨镂心kègǔlòuxīn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例句: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骨鲠在喉gǔgěngzàihóu成语解释:鲠:鱼刺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 。”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 。’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 。《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
例句:但近来作文,避忌已甚,有时如骨鲠在喉,不得不吐,遂亦不免为人所憎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