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惠的成语12个,带解释例句

二惠竞爽èrhuìjìngshuǎng成语解释: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
匪夷匪惠fěijífěihuì成语解释: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 。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 。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成语出处:《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
肉眼惠眉ròuyǎnhuìméi成语解释:比喻见识浅陋 。
惠而不费huìérbùfèi成语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 。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
成语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例句: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惠而不费的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惠风和畅huìfēnghéchàng成语解释: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惠然肯来huìránkěnlái成语解释:惠:赐,敬辞 。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
例句:你我是患难故交,今复惠然肯来,足见感情,还要说什么套话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
口惠而实不至kǒuhuìérshíbùzhì成语解释: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
成语出处:《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
例句: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好行小惠hàoxíngxiǎohuì成语解释: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 。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
通商惠工tōngshānghuìgōng成语解释: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 。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
成语出处:《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例句:日后战乱停止,我将使国家轻摇薄赋,吏治清明,兴学校,奖农桑,通商惠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小恩小惠xiǎoēnxiǎohuì成语解释:恩、惠:给人的好处 。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 。
例句: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不夷不惠bùyíbùhuì成语解释: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 。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 。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

推荐阅读